就是有些想他們了……
爸爸媽媽是75年初的時候回到燕城的,她家的大爺大娘在74年的時候就已經回去了。
爸媽回去的時候在家裡待了好久,不讓到處走動。之後可以工作了老爸就去研究所做了物理研究,做上了他的老本行,不過老媽沒去當老師,而是申請了病退。
等到條件放寬,管的沒有那麼嚴格,可以出省份之後,就來軍區看她和宋廈了。
他們來這裡住了一段時間,直到燕城研究所的電話隔三岔五一直打過來催促,老爸和老媽才決定走。
當時老爸那叫一個依依不捨,眼淚汪汪。
他一直很不放心女兒,就算過了四五年,他也不放心,覺得很愧疚,在這兒住了一段時間後,他才算是勉強接受宋廈。
是的,以前是形勢所逼,迫不得已接受,現在才算是心理加情理上自願雙重的接受。
老爸不得不回去,那老媽也得跟著回去。
她當時也不太情願,他們家其實挺大的,兩層樓,囡囡之前還有些黏著大軍,一直到她上一年級的時候才讓他們分開。
所以爸爸媽媽來和他們住,那時沒有什麼問題的,也不用另外找地方住宿,方便的很。
但他們還是走了。
其實老媽心理上是不想回去的。
她回去也沒有什麼事兒,找不到什麼喜歡的工作,對於教師這份職業,她是沒有什麼期望了,可不想再去教書了。
她和學生的關係不遠不近,她上她的課,學生學他們的知識,有問題了她解答,有困難了她幫助。
也算是盡到本分,無愧於心了。
本來覺得就這麼滴吧,教教書過過日子,等以後形勢和市場好的時候再看看要不要做什麼!
她覺得她沒什麼問題,幹一行愛一行,雖然愛的不多,但專業知識都到位了,做事也謹慎,上課的時候除了課本之外的事兒她是一點沒說,私下和學生也沒什麼交流。
更別說欺負學生了!
她就不是個適合做老師的人,要不是老蘇去那裡當了老師,她也不會考去那裡。
她有本事教書,有本事帶員工,但對於教學生她是一點想法都沒有。
只能作為一個知識的提款機,不主動不拒絕,公平公正公開!
可就這樣,當初落魄的時候,竟然還有學生出來舉報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