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兩個是雙胞胎,老大是紅川,性格跳脫,反而不像是老大,妹妹是紅海,性格倒是穩重拘謹些。
兩個孩子在美術上都很有天賦,最主要的是,她們也喜歡。
從小還沒有上學的時候就開始自己拿著木棒畫些東西。
時間長了,自然有點本事,蘇瀟瀟也帶了她們幾年,給她們入了門之後,那手法就更不錯了。
值得一提的是,她們的父親是本地的軍官,但是犧牲的很早,她們是在本地烈士孤兒院長大了,她們的名字就是孤兒院院長給他們改的。
原來的名字叫做招娣和盼娣,含義自然不必多說,也不必多提,反正現在也有了新的人生不是嗎!
烈士孤兒院一般只招收撫養不下去的烈士子女,畢竟這年月活不下去的人太多了,若是沒有門檻條件多的是本地人把孩子送過來。遇到這樣的情況,軍區也養不起。
內部環境還算可以,蘇瀟瀟每年都會去那裡轉轉,看看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她也有不少學生在裡面,順便給他們上個課,激勵一下也是沒問題的。
所以對於兩個孩子她也算是熟捻,從小就認識嘛!
不過關係近,還是要到她們來上學的時候。
蘇瀟瀟聽著她們的疑惑,給她們解答了一下繪畫上技法的一些問題。
雖然這種東西需要長時間的訓練,但她在課堂上是沒有很多時間來講什麼專業性的東西的,孩子們下去練的時候也總會遇到一些問題。
這個時候教材也少,所以只能一些想深入學習繪畫的孩子來私下找她,她私下解答。
不過這說到底就是一個興趣,這麼多年了,來找她請教的不少,能堅持下來的就沒幾個了。
這兩個孩子來了四年,算是時間久的了。
另一個就是鄭小天,從當初收了鄭老爺子的石頭,一直到現在,會經常過來。
小天到現在說話都有些問題,一直治療不了,現在也是個十六歲的小夥子了,長得個子也不矮,有幾分少年的感覺,高高帥帥的,一看就是個有力氣的好手……
所以今年年初的時候她就幫他在郵局找了一份工作,雖然是臨時工的力氣活。
但是事兒少離家近,收入也還算可以。
在這一個工作都要打破頭的年代,一個臨時工已經相當厲害了。
即便攢不住老婆本,但總能補貼點家用。
而且她有時候還會幫他找點外快。
不僅是他,還有她的一些家庭困難的學生,就是給體育書配圖加繪畫的,收入不高,但對於孩子們來說是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