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木老了。
但他的能力沒有絲毫的退步。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應該會記得在第一部中,宿管阿姨有一個女兒叫廖亞凡。
自從那場案件破了以後,方木便接過了廖亞凡的撫養權。
而在電影中,廖亞凡對方木有特殊的感情。
這些都算是畸形的三觀,不被大眾所接受的。
但恰好,這些才更能反映心理罪這三個字。
陳明在筆記本上還原著原劇本的劇情,這部電影是2017年上映的電影。
對陳明來說,這部電影的記憶有些模糊了。
角色臺詞也記得不太清楚!
但沒關係。
臺詞這些東西,陳明可以自己編,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初入。
關鍵劇情沒有忘就行。
另外,城市之光這部電影的血腥尺度其實並不大,比起電視劇版的《心理罪1》來說,電影完全就是小尺度製作。
看過《心理罪1》的東洲觀眾絕對最有發言權。
一個上午,陳明沒有出房間門半步。
筆記本上的文件逐漸完善,一個完整的故事出現在螢幕中。
中午時分。
陳明伸了一個懶腰,寫劇本很費腦子。
寫完之後,他還要返回來檢查有沒有明顯邏輯上的漏洞,或者劇情上的突兀。
工作量很大。
但陳明覺得辛苦是辛苦一點,但其中同樣充滿了樂趣。
有時候,編一個劇本就像是寫一本一樣。
鋪設劇情,構思人物,打造人設等一系列操作下來,內心的成就感是很足的。
劇本中的角色需要人賦予他們靈魂。
而編劇就是這個人。
陳明創作了很多劇本,每次都感覺很累,但事後又有些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