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研發不要成本的啊?張口就來,那你去研發算了。”
“嘴巴一閉一張,這藥太貴了。貴是人家的缺點嗎?是你的缺點。”
.........
不得不說,《我不是藥神》引發的討論實在是太熱了。
有些人在抗議天價特效藥;
有些人在為特效藥撐理;
還有一部分人則是真誠的艾特了國家藥局,希望他們能夠作出表率。
當天中午。國家藥局的官博轉發了這條現實貼,並且在轉發中留言道:【今年的藥企約談將在三月份召開,預計商談降價藥物多達三十二種,其中網友最為關心的格列寧—慢性白血病特效藥在約談名單中,請關注後續~】
不光是格列寧,一些延緩癌症的特效藥同樣在約談名單中。
往年來看,國家藥局的約談藥物通常是在十到十五種。
但今年,受《我不是藥神》的影響,國家藥局一次性將約談的藥物名單增加到了三十二種。
這是一場國家藥局和藥企之間的拉鋸戰!
約談降價這種事,有成功有失敗。
如果藥企覺得國家藥局的降價要求太過分的話,他們是有權利拒絕降價要求的。
但一般情況下,只要降級的幅度合理,藥企基本都不會拒絕。
因為這算是給自己企業宣傳的一種手段和方式。
今年結果如何?
就要看三月份的約談了。
但這對大眾來說,是一個好訊息。
國家藥局開始高度重視這一次的醫療需求!
大眾不求立馬降價成平民價,但起碼要看到了國家的努力,切切實實在為人民爭取更好的福利。
一時間,全網都是讚譽國際藥局的聲音。
京都,國家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