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已經回村裡播種了,許則歡想回家看看的話,就得週末坐近郊客車回去。只是,這回家裡那邊傳來了好訊息,一月份的時候,村裡就已經開始開始整體移民的前期工作。都說移民工作天下第一難。不但先後召開過動員大會,還開過座談會。
許父是老黨員,還參加了骨幹培訓班,幫忙宣傳相關的政策。許則歡家得到的賠償最多,因為父親無意之中栽種了許多果樹,家裡的倉房還額外加蓋了,最後都折算成了錢。
這讓許家在村裡,得到了很多羨慕嫉妒恨。不過當時,來賣果樹的,誰讓他們自己不買呢?這也怨不得別人。有的人還悄悄反映到了領導那裡,可經過調查,許父倒沒有什麼故意之嫌,一些關係好的村民都可以證明,當時他確實是出於無奈,才買下朋友的那些果樹的。
村子還沒有整體搬走,不過新的村址已經在建設之中了。聽說100%是磚房,保證住戶用電,連有線電視都基本安裝入戶。那些還是土房的村民可高興了,以後還能喝上自來水,真是怎麼想怎麼划算。
晚上,許家吃飯的時候,討論到手的補償款怎麼用。媽媽一向會過日子,主張存起來:“馬上兒子就快要畢業了,即將找工作、買房子、結婚……這些錢足夠了,不過也得考慮長遠一些。將來他生了孩子、養家,可能不用咱們管。但那時候,咱倆也老了,得留點過河錢,萬一有個啥病,不用拖累兒女。”
許則歡覺得媽媽想得真長遠。不過這就是父母的優點,就是他們這種細水長流的習慣,導致了許家雖然供著兩個孩子上學,卻比村上一些沒有任何負擔的家庭都過得好。他們有時候,還為了百八塊的,來許家借錢呢。
誰讓他們有惡習,像農閒時打麻將,好吃喝。都是花錢的營生。
許父點點頭。這些事情上,一向是許母做主。
不過這回,許則歡有了不同的意見。她試探著勸道:“媽,錢就像母雞一樣,是可以下蛋的,而蛋又能生小雞。你放在銀行裡,這個過程就切斷了。”
“不懂你說的那些什麼投資。不過我也勸過你,你不聽。你賺的稿費,我們不管,怎麼用都是你的自由。不過家裡的錢,先不能亂動。不是沒有你的份,等將來你結婚的時候,我們會給你出嫁妝的。”
“媽,你想哪去了。你姑娘現在還想孝順你呢,為啥買了三個平房?不就是想將來弟弟一個,你和我爸能住一個嗎?”許則歡沒有說,其實是等著將來拆遷換樓用的。她本來打算的是,弟弟和父母都有各自的樓住。
媽媽:“知道啊。不過家裡現在有錢了,不用。你留著就好。”
許則歡:“媽……上次我勸你們栽果樹,把倉房擴大一下,你們看到效果了吧?不知道你們還相不相信我,這回啊,我希望你們把錢都用來買地。”
“為啥?”許母不理解:“現在地多便宜啊,種地靠老天爺吃飯,經常遇到災年,收成不好。再說,咱們這邊的地,很多開出來沒收拾好,土質也不行。”
許則歡只好耐心跟父母解釋:“其實我知道很多賺錢的方法,但你們肯定不能接受。只有買地這事,最接近生活。你現在不明白,是因為現在的政策是這樣的。可是將來,我從新聞上看到,國家會補貼農民,不但不收農業稅,還給地補糧補……”
許父搖了搖頭:“你從哪看來的?我天天看新聞聯播,怎麼不知道?”
許則歡倒忘了這事了,父親是新聞聯播的忠實觀眾。只好繼續撒謊:“爸,我不是經常看一些書嗎?當然關注到最新、最前沿的那些經濟書籍。就這麼跟你們說吧,買了別的東西,可能會損耗。但是土地呢?除了過去的年代,當地主會有成分不好的危險,現在誰家有土地,心裡不踏實呢?”
許母有點動心了:“說得也是。就是我們也種不過來啊。現在包出去,還不賺錢。”
“媽,你把眼光放長遠點。那是固定的資源,就那麼些,而人是越來越多的。總會有人來種,到時候你在家裡,把地一承包出去,就能收租金了。比自己種強多了,我爸還有手藝,還能幹點他真正喜歡的事。”
許父:“我怎麼感覺你變了呢?語氣就像那些賣保險的似的。”
“爸……”許則歡嘆息:“我還能盼咱家不好嗎?我比誰都希望你倆好。這樣吧,你們要是不放心的話,先買一部分總行吧?”
爸爸媽媽哪裡知道,現在六千塊錢一埫地沒人要,再過幾年,就漲到九千。再後來,就是六七萬、十萬一埫了。
當然,什麼都沒有京城的房子值錢。只是買地都說服不了父母的話,更不用指望幹別的。她也想好了,實在不行就算了,父母有了這些錢,目前已經解決了很多實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