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星期日,轉眼間章釗已經重生兩個多星期了。終於不用上幼兒園的章釗躺在床上一直賴到9點多才起來,這還是老媽拼命催促的結果。
“媽,今天禮拜日著什麼急起床啊?”章釗活動了一下身體問道。
章母道:“不是你說要去新夏書店麼?正好我尋思著要買點毛線布料,當然要早點去了。”
章釗道:“媽,那我能不能去完書店自己坐車回來?”陪老媽逛街可比陪女朋友更麻煩,連坐在哪裡等著都不行.....
20分鐘後,兩人坐上了去往百貨商店的3路公交車。章釗照例趴在車窗邊上向外看。3路車的始發站是六廠南門外,一片新建的板樓正在拔地而起,這是新的處長樓、廠長樓,也算是領導先行吧。不過在這之後的十年裡,轟轟烈烈的基建從未停止,最終所有的趟房被拆了個精光,每個人都住進了有獨立衛生間的樓房。
汽車駛出六廠的住宅區,就到了夏光電子廠的地盤。這也是曾經的大企業,生產過華夏第一臺電晶體收音機,不過就和金塑一樣,也早就不負往日的輝煌,沿著街道看過去,緊閉的廠門,破敗的紅磚廠房,以及空空蕩蕩的廠區都顯示著廠子的日薄西山。
章釗嘆了口氣,這些老舊的國營電子企業在RB、寶島加上民企的三線衝擊下,正在全線潰退,直到21世紀,才在華芯、花為等龍頭的帶領下從低端、底層開始做起,走上漫長的逆襲之路.......
駛過夏光破舊不堪的住宅區,穿過一座公鐵橋後,色調終於明亮了起來。街道變成了6車道的板油馬路。路邊的低矮的平房中開始夾雜了一些參差不齊的樓房。路邊也多了些經銷處、招待所之類的招牌。
公交車過了兩個交通崗,停在了一棟土黃色的5層小樓下。這裡是金州最大的商場百貨大樓,也是老媽此行的目的地。
章釗打著哈欠看老媽隔著櫃檯的玻璃板挑選毛線。而售貨員和高興地隔著兩個櫃檯和對面一個售貨員聊著昨天的電視劇《十三妹》。待人熱情服務周到?那是不存在的。
老媽挑了兩種顏色的線,拿出來看過都覺得不太滿意,對售貨員道:“同志,把那邊綠色的線給我拿出來看看唄?”
售貨員停止了說笑,嘟囔了一句:“真煩!”才沒好氣地把櫃門開啟,將毛線拿出來。
章母又看了下道:“就這個吧,給我約一斤二兩線。”
售貨員拿出收款單,還接著和對面說著:“那個演玉格格的真是翁美靈啊,感覺不如《射鵰英雄傳》裡面扮相好看......”寫完了收款單,售貨員接著和人聊電視劇。
收款處倒是和後世的差不多,排起了長龍的交款者,一張半封閉的小方格子,桌後是一位30多歲的女收款員。恩,差別也有,少了電腦和各種二維碼。
拍了快10分鐘,收款員拿著單子看了一眼道:“日期寫錯了,讓售貨員重開!”
章母道:“不能你這手改一下嗎?排了好半天的隊了。”
收款員道:“我自己改肯定是不行的。要不這樣吧,等去售貨那邊改,等回來可你先辦。”
章母道了聲謝,帶著章釗轉身回去。又重新寫了張收款單,然後提貨,一陣折騰之後已經到中午了。
章母道:“兒子,咱們先去吃飯吧,一會下午再去新夏書店買書。”
章釗點頭答應,和老媽走出了百貨大樓。這個時候的商業街上可沒有肯德基麥當勞之類的快餐,甚至街邊賣煎餅果子的小攤都只有一份。不過既然是火車站附近,那各種小吃部還是不少的。
他跟著老媽走進了老字號的社記餛飩館,館子裡生意不錯,每張桌子前都坐著客人。章母只好找了張四人桌和對面的人拼坐。
章母去收款口排隊,而章釗則坐在小方凳上四下打量著。這個時代的小餐館衛生條件只能算差強人意,鋪在桌子上的塑膠布已經被油漬汙染的泛黃。上面還有幾個菸頭燙過的洞。章釗的對面是兩個身材矮小的南方人,一邊喝餛飩一邊用江浙一帶的方言說著什麼,反正章釗是一句也聽不懂的。
老媽回來了,手裡除了一隻小碟子裡裝的兩張酥餅之外還有兩張紅色的鐵牌,牌子上有編號,算是舊式的自動叫號機。老字號的餛飩就是不一樣,不禁餛飩真材實料,湯更是用雞骨架熬製的,鮮香可口。沒過一會,章釗就把一大碗餛飩吃了個底朝天。
“來,我的吃不完了,都給你吃吧!”老媽見兒子吃的高興,將自己還沒動幾口的餛飩碗推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