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透過幾年的調查得知,國家確實需要一個皇帝,代表帝國,否則,
不象一個帝國,總感覺缺少點什麼東西。在這一點上,各地方官吏也有這個想法,
朝中重臣也有想法,這是不可避免的事,也符合情理,這一點上無可厚非。
但是,不論主公提出的萬年公主,還是劉曄、劉巴等人,均不能讓天下官吏臣服,
他們的名聲震懾不住別有用心之人。主公說的什麼《君主立憲制》,還是《共和制》,
其實只是一套制度而已,並非能禁止、杜絕手上有兵權的將軍,手上有重權的官吏謀取私利、篡權奪政的事發生。”
荀彧道。
秦琪重重點點頭。
荀彧的話提醒的了秦琪,讓秦琪明白,自己想得太簡單,確實象荀文若說的,不論什麼制度,關鍵是執行人。
明朝時候,老朱不也說與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嗎?
其實就是一句玩笑話而已。
你一旦認真,就會變成傻子。
丫的!
貌似自己處於童話故事裡啊!
不論什麼制度,關鍵的因素依然是人心,特別是中原人,100個站出來,有99個在條件允許情況下,都願意當官。
再好的制度,都有缺點,有空子鑽,不可能面面具到,更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制度。
人的慾望是無窮的。
“主公,不論袁紹、劉表、劉岱,還是歸順咱們的曹操、呂布都不是甘為人後的人。
只在實力弱於主公,在不得已條件下才選擇投誠,具體有多少忠臣之心,
這很難說。還有跟在劉協身邊的那些個先朝重臣,現在劉協死於亂軍中,
可是這些人好多活下來,也是不安分的人。天下除了主公,能震懾、壓制這些人,
其他人根本壓制不住。劉曄、劉巴二人很優秀,卻不是上位的人選。”
荀彧補充道。
“主公,這個國家需要您,不能讓天下百姓失望,主公一定要承擔起責任、義務。
主公不是說,要讓中原種族復興、崛起,讓中原成為一個國強民富的帝國。
為了天下蒼生,請主公務必上位,執掌這個國家,百姓需要主公,天下官吏需要主公。”
荀彧道。
秦琪猶豫不決,內心中確實不願意上位,那個位子對秦琪沒什麼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