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讓道。
“張讓,朕聽聞你與秦琪關係不是很好,你的養子是被秦琪那小子打殘的,為什麼你也推薦秦琪那小子呢?”
劉宏道。
“陛下,在國家大義面前,微臣與秦琪那小子的矛盾,只能放棄,先穩住局面,顧全大局。”
張讓道。
“你們覺得秦琪那小子可靠嗎?”
劉宏道。
“陛下,從秦琪那小子幾年來的情況看,他與朝中官吏沒什麼交往,
關鍵是,秦琪那小子與袁逢、楊彪等人不對眼,還有矛盾。這些年來,
那小子收拾了不少袁家、楊家旗下官吏,好多犯罪證據是那小子提供的。
從這點上看,秦琪那小子只能依靠陛下,不會與袁逢、楊彪等人妥協。”
張讓道。
劉宏點點頭。
劉宏心中湧現幾年來的情況。
秦琪那小子雖然貪財,每次要讓朕搜刮人參、和田玉等物資去交換美酒。
不過,總體來說,秦琪還是講信譽的。
那些人參具說是釀酒用,也不算貪財。
關鍵是秦琪這二年,主持荊州事務,大量救濟、安置災民、難民,免費分配土地給百姓。
這種事,其他州郡沒官吏這樣幹。
要知道安置、救濟百姓是要花費很多錢財的,秦琪一直拿出自己的錢出來。
對於劉宏來說,秦琪的所做所為純粹是為王朝考慮,從而讓秦琪在天下間,成為百姓最歡迎的人。
救濟、安置災民、難民這種事,連皇帝的劉姓人家都沒人願意幹,可是秦琪就幹了。
從這些事上來看,秦琪絕對是一個忠臣,對王朝忠心耿耿的賢臣。
當然了,世面上很多官吏也議論,說秦琪那小子純粹是傻子,拿著錢不當回事。
“左豐,朕給秦琪下一個旨,讓他按照旨意上意思行事,接到旨意後,
馬上帶兵馬到洛陽,幫助朕穩定局勢,牽制住何進、袁逢等人的勢力。”
劉宏道。
“遵旨!”
左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