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個叫張紘,張子綱,也是徐州人,與張昭一起避難到江東一帶。”
荀彧介紹道。
張昭,張子布!
丞相人選啊!
東吳發展得好,離不開張昭的精心治理,在內政方面,張昭肯定是厲害的牛逼大咖。
孫策死時,告訴孫權,外事不決問周瑜,內事不決問張昭。
不過呢?
張昭被後世人叫做軟骨頭,也就是東吳的投降派。
一聽說老曹帶著八十萬大軍殺來,嚇得張昭等人心驚膽戰,不敢與之對抗,紛紛勸孫權投降。
要不是周瑜、魯肅二人堅持抵抗到底,就不會有赤壁之戰。
當時周瑜只說了一句話:我與子敬投降曹操,依然是做官,沒什麼影響。主公呢?投降曹操會面臨什麼結局,想過嗎?
孫權一聽,心中明白了。
其他人投降都能活命,唯獨孫權肯定不能活命。
從此孫權下定決心,與曹軍決一死戰。
“文若,官吏的安置問題,你也不要詢問本官,一切由你做決定。張子布在治理地方上,確實不錯。
可是呢?與文若比起來,貌似差距有點大啊!”
秦琪道。
荀彧再次驚訝!
要是荀彧沒來前,秦琪確實給張昭寫過徵辟令,想讓張昭來主持內政事務。
遺憾的是,張昭不理會秦琪的徵辟令。
現在嗎?
有荀彧這名牛逼到天花板的大咖,張昭就不顯得那麼耀眼了。
“主公,卑職明白了。”
荀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