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回到明末建基地> 第四十四章 崇楨四年工會議(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四章 崇楨四年工會議(二) (1 / 2)

潘顯勝說完了,由唐維吉講,他先講工業方面的工作。

唐維吉講:在過去的一年,在工業建設方面有了質的提升,新建了曬鹽廠、大湳山煤礦、關渡造船廠、造紙廠、火藥廠、煉焦廠、玻璃廠、火柴廠、陶器廠、雨具廠、黑油谷石油礦、後壠溪煉油廠、大屯山硫磺礦,改鐵匠鋪為農具廠,擴大紡織廠和被服廠,關渡基地工業產品大為豐富。

因為產品太多,不一一列舉,主要給大頭領和在座的各位兄弟報告一下重要產品生產情況。一是鹽的產量,去年曬鹽共2000噸;二是煤礦和焦碳產量,去年產煤2.4萬噸,為給玻璃廠、火柴廠、煉油廠提供焦碳,煉焦2000噸;三是火藥產量,配製火藥20噸;四是石油和柴油生產情況,因時間短,沒作統計,但目前採油能力是日產原油6噸,日產柴油1.8噸;五是紡織產品情況,去年共生產棉布4萬匹,帆布2萬匹,製衣4萬套。

以上是重要產品的生產情況,其他的就不累贅的講了。

工業方面的問題和困難:

一是和農業方面差不多,也是缺人才,缺有文化的人,缺懂技術的人。大頭領對工人進行了培訓,也留下了很多技術方面的冊子,但由於工人們整體文化水平很低,能夠看懂冊子、鑽研技術的人實在太少了,使得各方面的生產都比預期的目標差了那麼一點。

二是有些生產原料不足,比如火藥生產,硫磺和碳能自己生產,但火硝要靠從外面買,目前滿足不了生產需要;再比如農具廠的生產,鐵料嚴重不足。還有玻璃生產,鹼原料也不足。

以上幾項由於原料不足 導致了產量不高。

至於今年的計劃,暫時只計劃維護好現有的工業,提高生產和管理水平,緩步提高產量。

大家都知道,工業方面我們都是外行,全靠大頭領從仙界偷來的書中學習,所以我的計劃就是大頭領有什麼安排,我們全力落實。

唐維吉講完工業,就讓唐維祥講城市建設和交通情況。

唐維祥說:城市建設不多講,街道房屋大家都看到了,去年新鮮一點的事就是建了醫館和學校。

我重點說說交通方面的事。按大頭領的分級標準,從關渡基地通往各個佔領區的道路屬於一級公路,從一級公路到各農莊、各村、各廠礦的道路屬二級公路。

目前一級公路有三條,一條是向北的,從關渡城出發,沿基隆河岸向北,到達七堵後,越過獅球嶺通到基隆灣,簡稱關基公路;一條是從關渡城出發,經過蘆葦州,到達三原區,簡稱關三公路;一條是向南,經過獅子山,連線桃園區南嵌村。

二級公路有很多,總之有公路通往各農莊、廠礦、土人村落。

水路有五個碼頭:關渡碼頭、獅子山碼頭、大湳山碼頭、頭前溪碼頭、後壠溪碼頭。

交通方面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土路容易壞,要常修常維護;二是沒有連線新佔領的桃園區和貓裡區的一級公路。今年暫時還沒有修路計劃,因為要等待大頭領的指示。

唐維祥講完,就由劉大光講後勤和貿易的事情。劉大光說:因為工業和農業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所以在後勤物資保障方面今年特別豐富。

目前倉庫有存糧8000噸,鹽1500噸,棉布20000匹,帆布10000匹,去年製衣40000套,分給工人20000套,倉庫中還有成衣20000套。

另外由於大力開展了城市建設和農莊建設,基地2萬人全部住進了磚房。如今我們關渡基地可以說是實現了吃好、穿好、住好。

關於貿易方面,除前年買進了5000頭耕牛之外,去年在香山縣建了一個貿易點,基本上站穩了腳跟,其他的貿易都是靠大頭領完成的。我們基地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全是大頭領運籌帷幄,辛苦操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