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回到明末建基地> 第二十三章 建工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三章 建工坊 (1 / 2)

第二個就是組建工木房。之前已有幾個木匠在幹活。現在隨著基地建設的發展,那幾個木匠幹活已經遠遠不能適應建設的要求。

為應對建設的需要,顧二分配30名木匠,給一臺臺鋸、一臺柴油機、配套的木工工具,組建木工房,為建設提供木材,為基地的需要打造各種各樣的傢俱、用具、工具和木製機械。

第三就是組建鐵匠鋪。基地在一年多的建設工作中有不少的工具,斧頭,鋤頭,鐮刀,砍刀之類的工具,都不同程度的消耗和損壞,顧二分配三名鐵匠、配套鐵匠鋪工具,組建鐵匠鋪為基地建設修理各種工具。

第四就是組建釀酒作坊。如今基地的糧食略有剩餘,正好可以用來釀酒。酒可以緩解疲勞,解除煩惱,在適當的場合還可以鼓舞軍心,而且顧二以及他的7個跟班都很喜歡喝酒,所以組建釀酒房是很有必要的。顧二分配7個人,教會了他們釀酒方法,讓劉大光負責管理釀酒房的工作。

第五就是建一個醫館。人吃五穀雜糧,肯定是會多多少少生一些病的。通常來說,絕大部分的病都會由人體自己的免疫功能自己治癒它,但有的時候有些病的症狀比較猛烈,不用藥物來幫忙,僅靠人體自身的免疫功能會很吃力,甚至於有的時候免疫不能戰勝病菌。這個時候看病吃藥就是非常必要的事情。正好這一次招來的難民裡面就有兩名中醫大夫,顧二於是請他們坐鎮開了一個醫館。

第六是被服廠。之前後勤隊有幾十名婦女一直在做衣縫被,現在顧二和劉大光商量了一下,乾脆再加些人,由110名婦女組成被服廠,一年可縫衣20000多套。

忙完關渡城建設方面的事,顧二接著忙蘆葦州建設的事。

蘆葦州有18000多畝的面積,有6000畝開墾成耕地,2000畝計劃用來建農莊和養殖場。

蘆葦洲現在已有棉花農莊一個,空閒的耕地4000畝。

顧二計劃用1000畝種紅薯和黃豆,分配勞力50人,一年種兩季,輪流種植紅薯和黃豆,紅薯養豬,黃豆做豆腐,豆渣又可以用來養豬。

另外3000畝地用其中2000畝種水稻,分配勞力100人。建一個養豬場計劃養豬2000頭,分配50名勞力養豬。

最後1000畝地500畝種菜,500畝種玉米,分配勞力100人。

在蘆葦州淡水河岸邊建一個雞鴨養殖場,鴨子沿河放養,養雞半放養半喂玉米。

安排完蘆葦州這邊的事,顧二對整個關度基地的事一考慮,覺得現在攤子多了,有必要全盤安排一下。

顧二把七個跟班找來,分配工作。

劉大光負責後勤,之前的事不變,加上釀酒房、醫館的事。

唐氏兄弟之前的事不變,加上了紡織工坊、被服廠、磚窯廠、建築隊、木工房、鐵匠鋪的事。

張理之前的事不變,加上了工程隊的事。

潘顯勝管的事沒多大變化,只是種植面擴大,增加養豬場、養雞鴨場的事。

張毅和張信專門負責神船二號和神船三號,每人帶20個學徒,在建設需要的時候運送物資,到海對岸去跑一跑貿易,招人的時候運送物資和人員。不僅張毅、張信帶了徒弟,劉大光、唐氏兩兄弟也帶了十幾個徒弟,指望將來靠他們來減輕自己的工作量。

分配完工作後各人去忙,顧二留下了張理,有重要的事要和他商量。

顧二拿出一張臺北盆地地圖對張理說:“老張,關渡基地建設已有了架子,下步只是慢慢充實就行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