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培盛在心裡揣度著,梁九功接下來會旁敲側擊的打聽什麼?是四爺後院兒的事兒,還是四爺近日來都做了什麼?
蘇培盛想的起勁兒,但梁九功卻沒再繼續問下去了。只打了個哈哈,把話給圓了過去:“不錯啊,不愧是我帶出來的人,小蘇啊,好好跟在四阿哥身邊兒當差,以後的好處可少不了你的。”
梁九功哥倆好的拍了拍蘇培盛的肩,沒頭沒腦的鼓勵了他一通。
蘇培盛哪兒敢說個不字?梁九功可是皇上身邊的得力太監,今兒能跟他說這麼些話都是抬舉他了。
不管怎樣,只要沒影響四爺的形象就是最好的。蘇培盛笑著應下了,兩人就這麼站在門口,各想各的事兒。
外頭兩個奴才聊得有些不大投機,屋裡的父子倆卻說的起勁兒。康師傅讓人把四爺給請過來,說像他了那是明面兒上的,說讓他幫著出主意才是最終目的。
“老四,這次渾河大修的事情,你怎麼看?”康熙帶著四爺走到㶟水的流域圖前,示意他給自己出個主意。
“是。”四爺迅速抬頭,觀察起這張流域圖。不消片刻,便再度開口道:“皇阿瑪,不知渾河的河床已經升了多少?”
渾河即為㶟水,只不過㶟水是東漢時期的叫法,自明朝時候,便將㶟水改稱為渾河了。只是朝中大部分的臣子還是沒有將這個習慣改過來,大多時候皇上為了交流方便,也只能跟著叫㶟水。
渾河發源于山東,流經山西、內蒙、河北、北京、天津幾地。涉及的地區較多,流域範圍較廣。不僅如此,渾河水流速度湍急,沙石也多,可流經各地的河壩高度卻普遍較低。
“昨日巡撫上報,短短半日之內河床的高度便已經上升了半尺。”康熙揉了揉眉心:“若是按照這歌上漲速度,只怕堅持不了多久了。”
“老四,你是朕所有的兒子裡最機靈的。不妨給朕想個好法子,好建議。”
康熙將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四爺又豈會有不從之理:“多謝皇阿瑪對兒臣的看重,其實.....兒臣早就有了一套方案,不知皇阿瑪可願意聽兒臣一言?”
康熙點頭:“好,你便說給朕聽吧。”
四爺起身,走到流域圖前,伸手在圖上劃過幾地:“渾河河壩如今有決堤的風險,但兒臣覺得當下最重要的便是先行修復天津的河壩,但同時,兒臣也建議您通知山東巡撫,加強對渾河發源地區河壩的安全。”
“兒臣覺得從兩邊向中間地區加以修繕和加固,是個較為穩妥的法子。此外,兒臣建議”在加固堤壩前,將居住在堤壩附近的百姓們都移開,由官府為其置辦更優沃的暫住地,保證百姓們的安全。”
四爺詳細的為康熙介紹了自己一早擬定好的方案,康熙聽的認真,時不時的也跟著問兩句。
到最後,他讚許的看向四爺:“不錯,老四啊,看來朕此番叫你過來,是個明智的選擇。”
“皇阿瑪明鑑,為您出謀劃策本就是兒臣應當做的,兒臣不敢居功。”四爺垂下頭,沒敢應承。
康熙不以為意,他這個四兒子一向就是這個性子,做事謙虛,不喜歡往前衝一衝。這是好事,但若是太過懦弱,反而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