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奉上下三千七百年,改朝換代數十個,歷經數千年,積累了數千年,我大奉縱然有萬般磨難,終究成就了我大奉人,吃苦耐勞,堅韌不拔之性格,文武人才多如過江之卿,別的國,能有我大奉之能?”
“天下各國,那個不是以大奉為中心,爾等一點小勝,就舉國同慶,這是小國之心,不懂大奉泱泱大國,不計得失,唯有天下安康!”
“君不見,我大奉兩百多年曆史,何曾主動出兵攻打周圍之國,別把我國的天下共生,當作是懦夫行為,我大奉強盛之時,強北疆,青國數倍,也不曾欺壓你們。”
“君不見,我大奉之包容天下之心,你們北疆之前的洛汗王朝,是何等的風光,都已經統治到了大陸之邊,現在又如何?一個只會騎馬打仗的國度,能有多長久。”
“這位族長說,打敗了我國之四皇子,那請問,鎮北城何在?爾等得道了我大奉一寸土地嗎?我大奉國力,非攻之國,我大奉非侵略之心,爾等防備我們大奉什麼呢?怕我等強大?我大奉強大的時候,那也是歡迎天下諸國來訪。”
“我大奉待北疆聯盟之兄弟之國,是為了共同富裕,發展,而不是怕爾等之武力,我大奉數千年來,從未屈服在外國之手!這就是我們大奉的英魂!”
“這位族長,我們大奉講究以誠待人,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我們兩國友好也是建立在同樣的基礎上,你們若是覺得,我大奉前來跟北疆聯盟,是怕了你們,那就大錯特錯了!”
“所以,我們求的是和平共處,而不是刀劍相見!”
金鑾殿中,李仕銘慷慨激昂的聲音,在大殿中迴盪……
這些熱血沸騰的話語,正是王覽書在北疆文會上,跟北疆那些能言善辯的謀士,高人,族長,爭辯的話語……
想起那個畫面,李仕銘就說不出的激動……
因為,雖然因為青國謀殺了大鵬族長,但是還是沒有讓北疆輕易的跟大奉聯盟。
在北疆歷史上跟大奉都是世仇,所以很多族長跟人們反對的聲音很大……
所以,月女盟主就設立了一個文會,讓北疆的知名謀士,大家,跟大奉人以文辯論……
說是兩國交流,其實大奉這邊,只有使團的這些人,而且大部分都是保護他們的隨從人員。
所以,在文會上,居然只有王覽書一人舌戰群雄,靠著一人口舌,跟數十個北疆文士爭辯了……
這些爭辯的話語,都被使團隨從的文書記錄了下來了,這就是王覽書在文會上說的……
在文會上,王覽書雖然瘦小,但是那種舌戰群雄,一點都不落入下風,而且慷慨激昂,熱血沸騰,當時他們這些大奉人,都發自內心的自豪驕傲……
這就是他們的使團的主官……
在北疆這一場文會爭辯,以王覽書完勝為結果……
聽著這些話,那一句丟了大奉的臉面,每一句都熱血沸騰,道出了的大奉大地三千七百多年的歷史……
最終,靠著王覽書的神一樣的辯論,徹底的說服了月女盟主,還有大部分的北疆部落族長,跟大奉簽下這公平得不能再公平,對雙方都有極大的餘地的聯盟合約……
聽著李仕銘的慷慨話語,眾大臣也是由衷的佩服,固然他們有派系之爭,有利益糾紛,有自己的私心……
但是面對這樣熱血沸騰的辯論,奪取了,屬於大奉的利益尊嚴,如何不讓人佩服呢?
聽李仕銘說完……
眾人久久不能平靜,看王覽書的眼神都不一樣了,沒想到,年紀輕輕的王覽書有這麼博學的才華,這麼熱血的辯論之才,這麼強的文道智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