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棧田沿比普通田沿要大四倍,最多可容納2048個陰靈子和2048個陽靈子,所以這400個陰陽靈子進入棧田沿後,整個棧田沿依然顯得很寬敞,這也讓程理的神識調動這些陰陽靈子,顯得很從容。
“好了,準備工作做完了,接下來就是要讓神識用這些法力作為素材,來編寫法訣了。
“我要編寫的第一個法術,是個文字具象化類的法術。首先要確立法訣編寫的格式。
“根據我和算老之前堆那1193個法術經過大量的交叉比對驗證之後得出的初步解析結果。
“每個法訣的編寫結構,大致都可以分為三大段落。
“第一大段落:訣始。”
“第二大段落:訣身。”
“第三大段落:訣尾。”
“其中,訣始起到的是法訣總綱的作用。
“訣始至少都會有3個子段落,分別用於定義,法術的品級、法術的屬性、法術的功能分類,等。然後根據法術的不同,法訣根據複雜程度不同,訣始還會有其他數量不等的子分類,分別代表不同用途……”
“然後,訣身起到的是法訣細化的作用。
“一個法術具體的表現效果,任何一點點細節,都是在訣身裡細化的,包括像之前舉例的小火球術的溫度,殺傷力、消耗的法力值、作用物件……等等,這一系列引數,都是在訣身裡透過一個個獨立的段落單元來進行細化。
“而訣身裡的這些細化段落單元,又跟訣始裡的總綱段落有一定的關聯索引關係,起到了類似程式設計裡的指標效果,也是有點神奇。”
“然後是訣尾,在訣尾裡儲存著大量資料,這些資料是和功能分開的,單獨儲存。然後可以被訣身裡的段落單元透過指標來進行調取。
“總結下來的話,法訣的三大結構作用。
“訣始為總綱,訣身為功能,訣尾為資料!
“這三大結構互為索引,緊密關聯,讓整個法訣顯得無比完整。”
這就是程理和算老之前解析法術後得到的第一個成果,那就是找出了這個法訣的通用編寫結構。
“這只是大結構上的解析,那麼具體到每一個段落單元就更為複雜了。”
程理開始動手編寫法訣。
只見他的神識,如同舞動的柳枝一樣,輕巧而精準的指揮著一個個陰陽靈子,在三維立體結構下進行編排著。
“首先,法訣的編寫是三維立體式的。所以段落的起止,也非線性的。”
“其次,每個段落裡,還有細分的編寫結構。
“這就好比程式設計高階語言裡的常用語句一樣,每一個都有單獨的形式定義。”
“比如說,這訣始裡定義法術品級的細分結構,就可以再分為三個細分子結構……”
程理揪著一邊用神識編寫著法訣,一邊在大腦中急速運轉回憶著這次解析法術的結果。
就這樣,透過實際操作編寫法訣,程理進一步加深堆法訣編寫的理解,將之前只是理論上的解析結果,更加深入的瞭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