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理是一名崇尚理性的人,所以並沒有去收穫對大道的感悟啥的。
然而剛剛在頓悟狀態中,程理卻收穫到遠比感悟重要得多的東西……那就是知識的凝練!
在頓悟狀態中,人的思維敏捷度,遠比平常要快得多,而且更加聰明活躍。
程理在過去9個小時中,一直在算學碑做題,將自己過去十幾年所學的數學知識,重新回顧了一遍。
本來在這個過程中,雖然程理在不停的融會貫通,但時間畢竟太倉促,有很多知識點,程理並沒有很好的消化,而且有些散亂。
然而在這次頓悟過程中,程理因為修煉是全自動的,所以將大部分的思維都放在自己過去9個小時中,做過的那2000道題目中。
在這樣一遍遍的回憶整理的過程中,由於頓悟的超強加成效果,程理相當於把過去這9個小時……不,是把程理過去十幾年學到的所有數學知識,進行了一次深度凝練!
而且,更讓程理感到神奇的是,他感覺自己在頓悟狀態下,擁有無窮無盡的靈感。
很多科學家、數學家,在編寫一些理論的時候,在最困難最關鍵的時候,除了靠平時積累,有時候更重要的是靠那虛無縹緲的靈光一閃,也就是靈感!
按照算童的說法,這些靈感是某種高維的資訊對映,而科學家和數學家在編寫理論著作,思考艱深問題的時候,大腦思維處於超活躍狀態,腦電波高強度飄逸。而這個時候,這些超高度活躍的腦電波就特別容易接受到某些高維的資訊對映,反應在人們的思維裡,就是靈光一閃,大多數都會把其當作靈感來了。
這不僅在科學創作上會有這樣的資訊對映,連文學作品創作也會有這樣的資訊對映。
某些作家,因為靈感迸發,寫出來的虛構世界,說不定也是某種高維的資訊投影,在諸天萬界中,或許還真有一個真實存在的世界,和作品裡虛構的世界遙相呼應。
程理雖然感覺這種靈感是某種高維資訊投影的說法,還是挺有道理的。
但他完全沒想到,自己處於頓悟狀態中,怎麼就會靈感那麼源源不斷的冒出來。
程理甚至有種直接立書著作的衝動,以前很多他無法理解的艱深問題,在這一刻全部都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程理並不知道,這些靈感的來源,正是他在前面2000層的問題回答過程中,從算學碑裡持續不斷注入其識海的一些神秘資訊。
這些神秘資訊是在程理每成功回答一道問題後,就悄無聲息的從虛無中流入到程理識海中,並且就這樣在程理識海里沉澱了下來,隱藏在識海的最深處。
而在程理進入頓悟狀態後,當程理思維開始不停思考那些艱深問題的時候,當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難題時,那沉澱在程理識海最深處的神秘資訊,就會自動飄出,被程理的思維感應到。
在程理看來,每當這個時候,他腦子裡就會靈光一閃,一個靈感就這樣迸發出來,然後一道他原本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竟然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程理才會這樣在頓悟狀態結束後,還意猶未盡的閉著眼睛,似乎還在享受剛剛靈感不停迸發的快感。
“頓悟真是一個好東西啊!如果可以,請讓我再來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