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你怎麼跟著一起來了?”李娘子慌忙起身,一把拉過的悠然,將手中的暖爐放到她的手上。
經過一家人的商量,李浩然決定與周瑩瑩和離。李娘子想要告訴李悠然這個訊息,但是見田娘子和田阿郎都在,畢竟家醜不可外揚,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李悠然用兩隻手緊緊的抱著手中的暖爐,見李娘子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便明白她的心思,於是伸出一隻手拍了拍李娘子的手。
“回頭再說。”李悠然說著,便詢問起了這幾日餛飩鋪子的生意
雞湯餛飩本就是個精細的吃食,顧客群體不像包子鋪的群體,大多都是手頭富餘些的人。
臨近年關天氣越來越冷,光是為了吃碗餛飩特地跑出來,實在不划不來,所以吃雞湯餛飩的人變少了許多。
“吃過咱家雞湯餛飩的人都說,咱家雞湯餛飩味道極其鮮美。”
李娘子說完,看向外面冷冷清清的街道,很是無奈地嘆了一口氣。
“現在各家的生意都不好做,也就過年時的年貨賣得緊俏些。”
李娘子的一番話倒是提醒了李悠然,不如趁著年關這個機會做點小生意。
“娘,不如我們也賣些對聯和絹花之類的緊俏貨。”
“好是好,可是這些東西的進價也不便宜,橫豎中間也賺不了幾個錢。”
“對聯我們可以找人寫,絹花也可以自己做。”李悠然繼續道:“我們還可以把對聯和頭花,賣給其他的小商小販,這樣我們就能賺更多的錢了。”
李悠然已經想好接下來要怎麼做,先是去定做寫對聯用的紙,然後再去書院找學生寫對聯,工錢根據寫了多少對聯,以及筆跡來算。
絹花就更簡單了,買上絹布,再去鐵鋪定做細鐵絲,做出幾個樣子,在找信得過的婦人去做,工錢多勞多得。
有句話說得好,肥水不流外人田,李悠然回過頭去,便詢問田阿郎是否願意寫對聯。
“這孩子他不……”
“沒問題。”田大娘話還沒有說完,便被田阿郎打斷道:“我也幫家裡賺些家用,過個好年。”
“那好,等寫對聯用的紙到了,我便給你送過來。”
李悠然是個行動派,說完便去預定紙張。
一副對聯市場上賣三文錢到五分錢不等,主要還是根據對聯紙張得質量,以及筆跡好壞來決定的。
好的對聯紙一文錢一副,差一點的一文錢兩副。
單是紙的成本就那麼高,這讓原本準備大幹一場的李悠然有些洩氣。都怪她疏忽大意了,在古代紙的價格是十分昂貴的。
索性兩種紙各買了一百對,讓田阿郎一個人寫就行了。
回去的時候路過唐磊家的打鐵鋪子,李悠然找唐大叔定了一千根絹花總的鐵絲。
唐大叔不肯收李悠然的銀子,她便假裝生氣。
“唐大叔,您不收我的錢,便是不願做我這個生意,那我只好去找別人了。”
“你這孩子,怎麼就這麼倔呢……”唐大叔很是無奈地收下了李悠然的銀子,搖頭苦笑,心想他的傻兒子也是一樣的倔。
忙活完這兩件事情以後,李悠然又去了布莊,再買絹布的時候,李悠然被一匹淡紫色的棉布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