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山呼海嘯一般的呼喊聲自身後傳來,司馬允仔細去聽,那是“前驅衛奉旨討伐逆賊司馬倫!”
“前驅衛奉旨討伐逆賊司馬倫!”
“前驅衛奉旨討伐逆賊司馬倫!”
“前驅衛奉旨討伐逆賊司馬倫!”
似乎三軍將士都在一同呼喊,他們等這一刻太久了,朝廷終於正式站在了他們這一邊!從這一刻起他們就是大義,他們就是奉旨討賊的正義之師,這如何不讓這些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的人們心潮起伏?
司馬允站在車上看的分明,承華門已經大開,身著明光甲的禁軍騎兵魚貫而出,當先數杆大纛引路,後面的騎士手中舉著一根根黑白間雜的長幡,盡是黑旗繡白虎,這正是督戰的白虎幡。
司馬允放眼再看,只見當先一將頭頂紅纓盔,一領明黃的圓葉魚鱗甲,乃是舊識前驅衛司馬伏胤。司馬允仰天大笑,他伸手摟住司馬晏的肩膀說道:“大勢已定!”然後高聲下令:“速令後陣開陣迎接聖旨,前陣警戒逆賊動靜不得擅動。”
前驅衛四百人馬已經傾巢而出,司馬伏胤一手牽著馬韁一手高舉捲起的聖旨示意陣前的淮軍看分明瞭。隨著司馬允令下,淮軍開陣,一排排計程車兵退向兩側,為伏胤的禁軍騰出一條通路來。
伏胤打馬向前,身後四百騎兵相隨,前驅衛甲冑精良,皆是圓葉的明黃色魚鱗甲,一杆杆繡著白虎的長幡託舉起來更顯出皇家氣度,兩側的淮軍士兵也不知是誰第一個跪下了,然後就一片又一片士兵跪倒在兩側。
伏胤行到陣中,淮南王司馬允看著他,他也看著司馬允,兩人如同多年老友般相視一笑,彷彿一切盡在不言中。
同樣露出微笑還又衛將軍張林,這位張將軍也在心裡長長舒了口氣:‘還好我選對了路!之前清算賈黨站在趙王司馬倫一邊,今天圍剿相國府又倒戈到淮南王司馬允一邊,兩次都讓我壓中了寶,真是老天保佑啊!’
前驅衛司馬伏胤在馬上一拱手:“王爺,末將奉旨相助王爺討伐逆賊司馬倫,還請王爺設案接旨。”說完他下了馬對著司馬允又恭敬的施了一禮,這卻是傳天子詔書所未有的情節,足見對於即將掌握大權的淮南王禮遇規格之高。
司馬允點頭露出心領神會的表情來,他大步下了車駕在伏胤面前站定,笑吟吟的說:“焚香設案太繁複了,一時半會佈置不出來,軍中就一切從簡好了。”說完他揮手一撩下袍,單膝跪地伏拜下去,口中朗聲說道:“臣司馬允伏聽聖旨。”
然後就在這萬眾矚目之中,在無數的目光裡,伏胤拔劍而出,手起劍落,一劍斬殺了司馬允!
“逆賊司馬允犯上作亂,我已經奉旨誅殺司馬允。陛下有令,只誅首惡,從者無罪!”在一眾淮軍震驚中,前驅衛司馬伏胤再一次手舉聖旨高聲大喊。
“逆賊司馬允犯上作亂,我已經奉旨誅殺司馬允。陛下有令,只誅首惡,從者無罪!”
“逆賊司馬允犯上作亂,我已經奉旨誅殺司馬允。陛下有令,只誅首惡,從者無罪!”
前驅衛司馬伏胤連喊了三次,然後四百近衛騎兵也跟著吶喊起來:“只誅首惡,從者無罪!”
伏胤從頭到尾都沒有張開他手裡的聖旨。喊聲像潮水湧浪擴散,轉眼就傳遍了承華門前的數千淮南軍上下。
吳王司馬晏手按劍柄,幾次試圖要拔劍,又幾次按捺住。他的手指捏的發白,他看著眼前的這個前驅衛司馬,眼中除了難以直線還是難以置信。
司馬允固然已經死了,但承華門前還有幾千的淮南軍士卒,這些人可不是坐以待斃的安安餓殍,而是甲械俱全的宿衛軍。如今這幾千人馬大半都在看著吳王司馬晏,只是一瞬間這些士兵就近乎本能的選了他當做主心骨,是戰是降就憑他一言而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