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來去又鬥了數十合,劉曜抓住慕容翰力氣不足的破綻勉強勝了半招,武官大聲宣佈“雲中劉曜勝!”。
場外人群的喝彩聲響成一片,實在是兩人當真戰的精彩絕倫,也不乏有人對於慕容翰敗北有所惋惜。
劉曜下了場,公孫、夏侯兩人迎上來道賀,劉曜大笑幾聲,然後得意的說道:“這一次打的真痛快。那慕容翰是把好手,可惜不是我的對手。想要贏我劉永明,他還得再練練。”一陣得意之後劉曜說:“也不知應龍、義元他們的比試如何了?走,我們去給他們助威。”於是三人便去尋正在騎射場地的宮勝和太史譽。
騎射比試分有五處場地,每一處都圍著例外三層的人群,畢竟免費的熱鬧不看白不看,全洛陽的男女老少都來湊熱鬧。劉曜三人在人群間擠過,夏侯眼尖,首先看到了翻身上馬的太史譽,他一指太史譽說“在那。”三人迅速擠了去過,於是見到場外正抱著雙臂看戲的宮勝。宮勝卻不是一個人,而是與剛結識的戴淵一起觀看太史譽比試騎射。
宮勝見到公孫策三人擠過來,開口就要為他們引薦:“戴淵戴若思。”
戴淵瀟灑的一搖手,然後一指場上的太史譽說:“不忙,先看義元老弟的騎射功夫。”
騎射場上,太史譽跑馬張弓,只見他彎弓如月一箭射向五十步外的木人樁,迅疾的箭鳴聲中羽矢正中木人。駿馬揚蹄未止,太史譽再次抽箭搭弓,初夏的風拂過他的臉,帶來一絲溫和的涼意。一聲崩絃聲響,羽箭勁射五十步,再次射中木人。
圍觀的人群發出陣陣叫好聲,太史譽已經連中九箭,五十步跑馬飛射九發九中的射藝驚豔了承平多年的洛陽人。
太史譽在馬上隨著馬匹起伏,他抽出第十支箭穩穩的搭在弦上。太史譽沒有像前九次那樣張弓瞄準,他胯下用力一夾,戰馬當即掉頭直衝場外,在人群發出的驚呼聲中,太史譽猛然倒伏在馬背上拉滿弓弦,仰射數十步外的木人樁。箭去如飛電,鋒矢直中木人。
片刻的窒息後,人群發出一陣更高亢的呼聲,而太史譽此時已在人群的歡呼聲中翻身下馬,交還了弓馬箭弢。
公孫策對著下場的太史譽豎起大拇指道一聲“好箭法!”,太史譽笑道:“一會還要看應龍的本事。”宮勝一聽太史譽的話就笑了:“義元你十箭全中,這是打算看我笑話?”
此時暫時沒有幾人需要上場的比試,公孫策便轉向劉曜和夏侯雄,繼續為他們二人引薦:“戴淵戴若思。戴兄是大文豪陸機舉薦的孝廉。”
戴淵一身湛藍絲緞錦袍,腰間繫一條糯玉墜金絲絛帶,眼中神采飛揚。戴淵如今頂著孝廉的帽子,當然是沒興趣參加司馬倫的比武選士,但是相國司馬倫的比武表演的熱鬧還是可以湊一湊的。
介紹完戴淵,公孫策又指著劉曜、夏侯雄為戴淵引薦:“劉曜劉永明,夏侯雄夏侯奮威。劉兄是匈奴五部都督劉淵的義子,夏侯兄現在步兵營當都尉官。”
幾人初次見面一番寒暄,倒也相談融洽,畢竟都是豪傑,談吐自然不凡。不多時就輪到宮勝上場,宮勝上了馬之後剛剛提了韁繩,還沒來得及揮鞭,戰馬就沿著距離木人樁五十步的外圈小跑起來,這就省下了馭馬的功夫。
馬上弓與步弓又不同,比試騎射用的是軟弓,因為馬上開硬弓無疑比馬下難的多。宮勝一手拉弓,一手搭箭,跨下傳來不算劇烈的顛簸,馬跑的不快。宮勝心裡一聲低喝“中!”,弓弦嗡一聲響,五十步外木人樁胸口中箭。
“戰陣之上五十步未免太近了些。”場下戴淵說道。
“騎兵射陣還是百步外為好,五十步跑的慢了你就不是騎射,而是近身肉搏了。”劉曜在一旁說道。
兩人說話間宮勝連射三箭,第一箭中木人胸口,第二箭中木人頭部,第三箭中木人腹部,圍觀的人不斷好,一片喧囂中公孫策笑著說:“這一身本事去做弼馬溫也是太過欺負人了。”
太史譽點頭稱是:“我朝比較看重看門第。”
夏侯雄也附和說:“還是投胎比較重要,得來全不費功夫啊。”
戴淵伸手指了指遠處雄壯的宣武觀說:“有個好出身就可以站到那上面。”
眾人向宣武觀城樓看去,巍峨的宣武觀上琉璃瓦與碧空一色,面向城下的四十八扇朱漆花梨木方窗全都開啟。宣武觀的中軒處寬有六扇窗,遙遙望去可見正有一群穿著錦袍的人俯視著城下,而居中的那人身著淺黃蟒服,滿頭的華髮,正俯瞰著下方。
馬上彎弓的宮勝也不經意的抬頭掃了一眼高高在上的宣武觀,他看著樓閣上那一群顯貴們心裡忍不住想:什麼時候我也能站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