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
震耳欲聾的喊殺聲響徹龍陽關與陽平關這百里的戰場。
上次這裡發生戰事已沒有人知道要追溯到什麼時候。
其實于振不想戰,但不得不戰。
牛平安的兒子牛力在城內惡意橫行,為了城內的尊嚴,必須以示正聽,若是不聞不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那麼誰都會在百姓的頭上,乃至自己的頭上拉屎,甚至還會在拉完時候跟我要紙。
殺牛力,就是殺雞儆猴。
當然事情也可退一步,不殺牛力,但不殺他,他會輕易善罷甘休嗎?
這從牛平安率兵前來就能看出,這個嬌生慣養的兒子,什麼事情都能做出來,若是給了他機會,那麼可能就會有人在次受到傷害。
他不敢在陽平城鬧事,可以攔截,殺害在外的陽平城百姓,比如那些推銷員。
如此,等他殺人,不如先宰了以絕後患,避免他人受到傷害。
緊接著,牛平安膽敢率兵踏入漢國疆域,身為陽平城的縣令,也算是陽平關的守將,必須滅掉他,這不僅是陽平城的尊嚴問題,更是帝國的尊嚴問題。
雖然于振對這個陌生的世界並沒有什麼家國情懷,但是自己不想落下口舌,給別人任何藉口。
殺了牛平安,這方武又來報復。
正如於振說的那麼樣,他不想給誰當狗,哪怕是當今漢國的皇帝又如何,我就是我,我不是你的奴才,更不是你的狗。
前世過的太卑微,這一世定要活的霸氣,誰的臉色也不看。
所以必須用實力證明自己,不管是誰都得掂量掂量,想罷我的官,想動我其中的厲害關係。
于振要做的就是坐穩了這縣令,哪怕是皇帝老兒也不敢輕易說擼我就擼我。
如此,于振只好拿安平國來開刀,反正不跟他們幹,他們肯定也不會放過我的,滅了安平國,那麼二皇子反而不會輕易報復自己,因為他要是把自己逼到了大皇子那邊,他可就等於丟了兩個籌碼,一個安平國,一個我,所以如果滅了安平國,他不傻的話,他反而會拉攏自己。
拉攏和給人主動去當狗,那可是兩個概念了。
給人當狗,也能得到好處,但那是被動的,你得看人家臉色。
而拉攏得到的好處,是主動的,他得看你臉色。
這其中的彎彎繞,于振自然想的清楚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