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數日,劉儉都在碼頭上忙碌,十幾條船上的貨物要全卸下來,再把船艙清理乾淨,換上厚油布墊艙,再搬貨裝船,糧食倒無所謂,整麻袋的隨便碼放,硫磺硝石可是易燃之物,自是要萬分小心。
交接清點貨物的這幾天,大內弘宇已離開平戶返回博多,都是由李國助幫忙交割,趙欽文的貨比較多,總值近三十萬兩銀子,雖有相當一部分是李國助給付現銀,但交換的紅銅、香料也非常多,還需要兩三天時間。
眼看過幾天就要返回,劉儉又採買了一批蔬菜、水果屯集,再補充了淡水。這日下午閒著無事,帶上董少元、韓志淵等十餘名軍士,找了一名李國助的家僕為嚮導,前往碼頭之西的美田町。
因島嶼地形得天獨厚,平戶城早在千餘年前的飛鳥時代就建城,合蠶田浦也有千年的歷史,人口增長後城內住不下,便向港灣碼頭之西的山谷內擴張,使得平戶灣周邊也形成一個巨大的城市。
不過平戶島終究多山,擴張後的城區面積還是有限,碼頭到美田町也不過二十多里遠,此處街道也狹窄很多,兩側房屋多是高腳木屋,或者門面極窄,進時身極長的長屋。
離了瑞雲寺一帶的唐房町,這邊的倭人似乎極為排外,見劉儉等人一身大明服飾都露出戒備神色,韓志淵見一家店鋪門前小攤上擺著一些蘋果、桔子,想要買一些,結果店中傔人居然表示不賣。
町就是街,劉儉一路走一邊打量兩邊的店鋪招牌,只看一家家的諸如比勝如屋、桂川屋、前原屋、霧之花湯酒屋什麼的,根本就沒看到什麼霧之花歌舞伎座,他又往回走了一遍,還是沒發現。
“你這嚮導,那霧之花歌舞伎座,你究竟有沒有來過?”
“劉東家!我只是個下人,還真沒來過這地方,如果沒猜錯的話,這霧之花湯酒屋應該就是了。”
劉儉驚訝道:“可為何店鋪名稱與大內弘宇說的不一樣呢?歌舞伎究竟是賣藝的,還是賣身的,或都兩者都賣?”
“劉東家,這就是你不瞭解,歌舞伎一般只賣藝,就像大明的手藝人一樣,你要找賣身的,那可得去花街。”
嚮導說著一臉曖昧的笑,劉儉氣不打一處來,他此來既不是為了找花街,也不是為了欣賞歌舞,他只是想印證一下大內弘宇給的那枚家徽是否真好用,這樣來年派人出海到倭國就不用到處亂撞,直接聯絡就好了。
既確定眼前的霧之花湯酒屋就是,劉儉給了二兩銀子打發嚮導回去,一行人站店前張望,引得店內傔人紛紛注目,但看是一群異國人士,也沒人願意搭理。
劉儉這時忽然醒悟,可能會遇到交流障礙的問題,連忙又將嚮導喊回來一問,還好向導表示能說倭語,這就可以充做翻譯。
這嚮導有些老實呆板,叫做什麼就做什麼,劉儉無奈,只好吩咐他先進去與請座主彬重榮出來,一般的店員,劉儉可不想理會。嚮導進去了,但很快就被打發出來,說是座主在見客。
這嚮導估計連二門都沒進去,劉儉搖了搖頭,轉身招了招手,帶上一群士兵就往裡闖,這下里面的店員慌了神,一名四十多歲的中年管事上前躬身見禮,口裡說的什麼也聽不懂。
“你們的座主彬重榮在嗎?叫他出來!”
嚮導照實翻譯了一遍,那管事猶豫了一下,轉身進去了,但不多時跑出來一臉歉意,連連鞠躬,這下劉儉有些不耐,直接探手入懷取出大內氏家徽銅章扔給了管事,讓他再去催。
片刻後,就聽一陣腳步踩踏樓梯發出的蹬蹬聲響,果然有一名五十來歲的老者梳著花白的月代頭,身著黑色羽織直垂,腳上趿著木屐出來了。
後面樓梯上跟下來一名身著硃紅底色金繡紋和服的女子,頭上高梳島田髻,佩戴著一些金色松葉簪,面敷珠粉,朱唇和雙眉塗抹丹朱,在樓梯口處暗淡的光線下竟有一種別樣的美感,看起來應是一名藝伎。
只是此女左右,竟跟隨著兩名腰間別著打刀的武士,一個身形矮壯,橫眉怒目,滿臉絡腮鬍子,約三十多歲;另一個年輕一些,身材修長,面相顯得頗為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