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箭矢頭部在陽光下,反射著令人心悸的寒光,饒是李安想破了腦袋,也萬萬想不到會出現這樣的場景。
在那些弓箭手出現的一瞬間,訓練有素的御林軍便已經過來將李安重重包圍,護在最中間。
而那柳正濤則是在同時抽身後退,那後退的速度簡直令人咋舌,幾乎要揚起一陣塵土。
這柳正濤,竟還會武功?!
短短几秒時間,原本離別的溫情場面,就變得如此劍拔弩張,幾十個弓箭手已經把隨行的三條大船都個佔領了下來,碼頭周圍的水路,也開始湧出不少載滿人的小船。
加起來估摸著得有兩百多人,把包括一千御林軍在內的李安眾人給包圍了。
雖然說起來有些奇怪,但情景的確是如此。
也正是因為人數的巨大差距,讓眾御林軍只是將李安護住之後就不再有下一步動作,安靜的聽從李安的指示。
直到此刻,李安才反應過來,面色複雜的看著包圍圈前方的柳正濤。
“你有病?”
李安倒是想文明一點,比如問他為什麼,但鑑於剛剛自己莫名其妙被圍——考慮到自己皇帝的身份,此舉已經不能說是有造反之嫌,而已經是妥妥的造反了——如此,李安哪有心平氣和問他為什麼的心情?
沒有直接破口大罵,還是因為他這些天身心俱疲,實在是沒有罵人的力氣了。
同時還有另外一個原因,李安現在手裡非常缺人,這幾天相處下來,發現這個柳正濤還是挺不錯的,至少那一心為民做不得假,而且能夠做到刺史的位置,能力也沒問題。
這樣的一個認錯,李安本已經有了招攬之心,本想著這次回去上朝的時候提兩句,讓柳正濤升升官還是沒問題的。
而刺史更進一步,無疑就足夠常在朝堂聽政的資格,一切都是那麼順利成章……可唯獨在最後離去的時候出了岔子,這蠢貨居然想謀害當今聖上?
所以相較於問他為什麼,李安覺得,一定得先確定這傢伙是不是腦子有病!
而對面,回答李安的,依舊是那一句話。
“陛下,潮州已經沒糧了。”
“即便是臣下令開倉放糧,但臣也只能開放潮州的糧倉,而周圍的黎州、運州卻不同於此,自開春洪澇到現在,光是餓死的便已有萬餘人。”
“反,若是能佔下周圍各州糧草,起碼還能有一線生機,但若不反,唯有死路一條。”
李安張了張嘴,硬是沒有說出話來。
真是好樸實無華的理由啊!
倒不是心生同情,或是憎惡,而是……一時竟不知道該如何吐槽。
因為這種事情,即便是在他原本世界的歷史上都發生過很多次,以至於他剛穿越過來的時候還在感慨,皇帝昏庸無度到了這般地步,甚至連邊關的補給都給不到位,居然還沒人起兵造反,簡直就是走了大運。
現在看來的確是走了大運,這不前身剛死,他一來就遇到造反的了。
我特麼上輩子到底是造了什麼孽喲!
不是說好了來潮州只是慰問演講的嗎?這都能讓我遇上這事?
“造反?就憑你這點人?”李安十分無語的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