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她認識遊為。
初見是在賓大的校園裡,“遊生”撿起小女孩遺落的圖畫本,後來去江城,再回港城,被欺負得最慘時,遊為聽說了,便請他外公出面擺平。
或許因為tia和女兒祝芝琪一樣,都是德國混血女孩,從那之後,“祝家阿公”和tia的關系就一直很好。
被疼愛的女孩總是有恃無恐,即使面對遊為,她也敢大膽地為他當面“拉郎”。
“拍拖物件”葉衿噤聲不語,而遊為就像之前答他“肩膀還痛唔痛”那樣,漫不經心地回頭看過來:“走唔走啊?”
在tia的笑聲中,葉衿捨去猶豫,快步踏入亭外陽光:“去哪裡?”
“隨你。”遊為自然地接過葉衿拭完淚還回來的手帕,“之前都去哪裡?”
哪裡都不去。在沈青青的墓前待足半日,便回到深水埗屋中,一覺一覺,睡過夏日。
葉衿避開這個問題,反問遊為:“你坐沒坐過叮叮車?”
因清脆悅耳的提示音獲名,在維多利亞港的另一邊,總共六條路線,是港島街頭一道獨特的風景線,串聯了很多重要區域,皇後大道、石塘咀、上環……還有沈青青工作過的中環。
遊為再度反問:“你想坐?”
葉衿老實點頭。
對於坦誠的乖小孩,遊為總是很慷慨。
“ok.”他又看一眼手錶,“先搭地鐵過去島那邊?荃灣線下來坐叮叮車,畢打街站附近就是中環。”
葉衿沉默地吞了吞喉結,沒有提突然間湧入對話的“中環”,而是亂揀了別的詞發問:“為什麼搭地鐵?”
“不然?”遊為抬頭看他,“我不喜歡走太久。”
葉衿對他的無賴有點無奈:“那你怎麼過來的?”
“計程車。要載球球。”他答完,扯了扯嘴角,似乎在取笑葉衿,“小少爺,需要把你嘅司機叫返嚟咩?小少爺,需要把你的司機叫回來嗎?)”
“不要。”葉衿比tia還絕情,“他在欺負人,不要打擾他。”
狐假虎威。遊為側過頭從鼻間笑了聲,又回頭望他。
“走啦。”他輕聲講。
【作者有話說】
《荔枝角曼波》是我目前設定過的故事情節最為複雜的一本書,無論是葉衿、遊為,還是與之相關的眾人,皆有自己完整清晰的支線脈絡。很努力地在學習怎麼把故事講好,除必要伏筆外,沒有任何刻意賣關子的地方。如有不理解的部分,留言後我會及時調整,期待有關劇情和人物的更多討論,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