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人家十二歲或者更早就要開始考慮生計,甘家孩子上學都要上到十三四,甘小棠想通這一截後,就放下對甘十二前程的焦慮。
也許十二能像七哥一樣走聖賢路呢,讀書雖然辛苦,但是走這條路只勞心,旁的體面又從容。
每每到哥哥們放學回家的時候,甘小棠就拉著甘自在去學認字,每次被逮到教課的都是甘至理,甘善理被逮到一次上課後,私塾下課都不直接回家,書包讓弟弟們帶回去,他在外面玩到叫吃飯了才回去。
竹兒看到甘十一甘十二學認字,她就想回避,甘小棠拉住她,“姐姐不想識字嗎?”
“想的。”竹兒蚊吶聲說,“但是學識字要給錢的。”
“五哥教我們,不用錢。”甘小棠說。“你就坐著一起聽吧。”
這樣奇特的學習搭子過了兩日,唐小雯聽說後也要跟著上課,甘至理皺眉,“你在家有先生教,到這來湊什麼熱鬧。”
“怎麼,我在這打擾你們了嗎?”唐小雯叉腰說,“他們三都是睜眼不識字的,我得在一邊看著,看你有沒有亂教。”
甘至理無奈,我亂教什麼?
只燕婉看出點什麼,卻不說,她還擔憂別人,唐小雯和甘家的緣分總比她的深。
入冬後徐森送來了秋娘,母女兩重逢抱頭痛哭,徐森儼然是把自己當甘家的親外甥,做好了留宿甘家的準備,給甘家各人都準備了禮品,還說叔叔和嬸孃商議,也許會到府城來置業。
“那就再好不過了。”鄒小戲聞言說,府城到江陽就是半個時辰水路,那比松江可近多了。
“還要告訴姨娘一個好訊息,嬸孃這次本來也想來的,但是臨行前嘔吐不止,請大夫來看了才知道有身子了。”徐森又笑著說,“明年秋天我就有弟弟了。”
“有孕了?”鄒小戲聞言喜憂參半,喜的是她和徐滿魚有親生的孩子,這對半路夫妻更穩靠了,憂的是這個年紀有孕怕是沒有年輕時容易,她身邊又沒個知心貼心的人照料。
“我本來說那就先不來,等二姐生了孩子後再說。”秋娘說,“但是二姐非要我來,說她自己搞的定,說是身邊人把她懷孕當祖宗一樣供起來,她才不適應。”
“旁的事可以要強,這件事上怎麼要強?”鄒小戲氣道,“她以為自己還年輕啊。”
“叔叔請了婆子照顧嬸孃的。”徐森說,“我和新生商議,反正天冷了也不急著買賣,都在家中陪她。”
“照料孕婦上你們兩能頂什麼用?”劉三娘笑說,“老大家的你還是去松江看一眼,等到十一生日你再回來”
“嬸孃特意交代了,說不讓姨母去。”徐森說,“雖然坐自家船也不辛苦。”
鄒小戲本來就想去,現在又是婆婆先開的口,自然是要去的,不過也不急在一時,先安頓好秋娘母女,正好給鄒小梅買的房子還空著,就讓她們住到那去。
那邊的菜攤子本來請了一個叫翠蘭的年輕婦人張羅著,再加一個秋娘兩人能互相支應著。
但是秋娘說她學了二姐的本事,還是想弄個餛飩攤,二姐也說了,她那小房子附近都喜歡吃餛飩,她開個攤子也有客戶。
“你既然想好了,那我就不管了。”鄒小戲笑說,“她先前支那餛飩攤生意可好,還給菜攤帶了不少生意。”
“竹兒還是可以到家來跟阿婆學廚藝,這都是好本事,多學點沒錯。”鄒小戲說。
“當然要跟阿婆學。”秋娘說,“我娘早逝,我是個沒教養的,所以才會被男人三言兩語就騙了去,竹兒能跟著阿婆,跟著大姐多學學為人之道,管家之道,日後嫁人才不會像我這樣沒出息。”秋娘說。
鄒小戲嘆道,“你很好,是鄒家對不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