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霍東滿的對手,同樣是一位華人。
不,更準確的來說,應該是一位鎂籍華裔。
從他的擺架來看,這人並非傳統國術出身,而是標準的截拳道習練者,泰拳、詠春、巴西柔術、拳擊,他的格鬥體系中包含著不少其他格鬥術的招式要義。
也正是因為這個緣故,他的打法極其多變靈活,從地面到站立,他動作矯健,身體滑溜的像是泥鰍,尤其是嫻熟的從站立道地面的轉換,讓霍東滿倍感頭疼。
電視機前,李牧看到這幕,也忍不住眉頭緊皺。
果然,問題還是暴露了。
對於地面招式的缺乏,一直是李牧擔憂的點。
儘管有陳宏志利用華夏跤,來對兩人進行特訓,但陳宏志的課程中更多是防摔,以及如何摔倒對手,地面纏鬥上的內容較比巴西柔術還是有一定的確實。
這還只是K1系列賽,聽說到了世界頂級的UFC賽事中,關於地面爭鬥的角逐只會越來越多,而且其重要性也會越來越強。
如果不彌補這個短板,霍東滿和高永新兩個人,肯定沒法走的更遠……
但,該怎麼彌補?
也要考慮讓他們倆去學習巴西柔術麼?
雖說李牧本身並不抗拒學習外國格鬥技術,但按照魏國安等人的期盼,霍東滿和高永新兩人,本應該是代表華夏國術在外征戰,如果最後用巴西柔術取勝,會不會變成本末倒置?
李牧揉著額頭,倍感頭疼。
與此同時,電視機內的比賽也漸漸有了變化。
霍東滿在地面的技巧的確不如對手,但萬幸經過陳宏志的搶話訓練,他的抗摔技法還是頗有成效。
對手數次向將他拖入地面,卻都被霍東滿利用華夏跤的技巧成功破解,並且將對手甩飛出去,拉開和對手間的距離。
兩人的距離夠遠,地面技就喪失了作用,而論站立技巧,這個鎂籍華人顯然並不是霍東滿的對手。
在成功避過對手的鞭腿後,霍東滿抓住對手的空蕩,以一記猛虎爬山切入,而後熟練的銜接託天掌,幾招的功夫,就徹底讓對手喪失戰鬥力,被裁判判決為TKO。
現場響起了陣陣掌聲,但擂臺中的霍東滿顯然對自己這場的表現並不滿意,畢竟比起高永新酣暢淋漓的KO對手,霍東滿這次表現的卻是十分掙扎。
如果接下來幾場比賽,還是這種表現的話,恐怕賽事方絕對不會那麼快的給他們安排冠軍挑戰賽,到時國術館的屈辱想要洗清,就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
地面技術。
這四個字,不光成了困擾李牧,也成為了困擾霍東滿和高永新的難題,有著如此大的漏洞,還怎麼踏上通往冠軍的階梯?
……
就在李牧還在為霍東滿和高永新操心時,燕京市。
武原推開房門,緩緩走進會議室。
此時的會議室內,已經坐著一位老者。
倘若張林祥在這,定會一眼認出,這位老者就是理事團五老之一的八極門元老,吳放勳!
見到愛徒進門,吳放勳面露笑意,跟著道:“武原,事情辦的怎麼樣了,姓李的那個小子,扎手不扎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