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我師父練的,是武當太和拳,不知李師傅聽沒聽過?”
下山的路上,鍾雲勝走在前頭,頭也不回的輕聲問道。
“太和拳是武當本山拳,受道門戒律,從不外傳,師父身教為主,言傳次之,不留圖譜文字,我以前倒是有過耳聞,卻從未得見。”
李牧說到這,又忍不住抬頭望向山巔方向,心中滿是敬意。
“李師傅不虧是國術大家,見聞果然遠超常人。”
鍾雲勝雙手插在衣袖中,目光唏噓。
“太和拳,共二十二式,天干十數,地支十二數,拳與天地相合,從起式無極至太極、後分陰陽五行,八卦流轉,周天運化,重返無極,脫術近玄,百遍有百遍異,千遍有千遍玄,一層學力,便見一層功夫。”
頓了頓,鍾雲勝停下了腳步,回過頭,望向李牧。
“不知李師傅從方才那套太和拳中,見到了多少功夫?”
李牧沒有答話,而是閉目沉吟許久。
鍾雲勝也不催促,只是靜靜等著李牧。
青磚石階上,一老一少,一前一後,駐足不動,似如陰陽。
漸漸的,日頭西斜,李牧長舒濁氣,臉上掛著淡笑,緩緩開口。
“臨敵對陣,一文不值,養氣凝神,曠古爍今。”
對於李牧的評價,鍾雲勝並不意外,反倒是同樣報以一笑。
“自古爭鬥,向來是一膽二力三技,能練膽氣和力氣的功夫,才是世上最少的,困苦於技,如困苦於爭……夫為不爭,故莫與之爭。”
頓了頓,鍾雲勝轉過身,迎著落日餘暉,眺望山巒間的道觀庭院,深深吸了口氣,莞爾一笑。
“紅牆高院,修行之所,唯求清淨,若非《老子想爾注》中,道用之時,天下竟行忠孝,我輩修道之人,安心求道便是,何須再求其他。”
聽鍾雲勝說到這,李牧雙眸微微一動。
“那倘若有人要壞了這清淨呢?”
“老子言,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鍾雲勝眨了眨眼,目光中夾雜著一絲他這個年紀不該有的活潑。
李牧啞然失笑,望著面前已是須發皆白的鐘雲勝,心中長嘆。
這趟來武當,收穫還真是遠超預料,尤其是方才那位老道人演示的太和拳,雖不算是傾囊相授,但招式演練間的境界和勁力調息,也足夠李牧去細細品味,慢慢鑽研了。
跟這份收穫相比,邢德榮先前那點下馬威,反倒是不值一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