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來到四海酒樓,陳瑜看到蘇六郎就在門口,那急切的樣子喲。
沒在這邊耽誤時間,蘇六郎陪著陳瑜坐在馬車裡。
“你是真沉得住氣,酒樓這邊就沒有能挑大樑的廚子?”陳瑜低垂著眉眼問。
蘇六郎的臉就紅了:“娘,酒樓的廚子都厲害得很了,不過想著咱們蘇家的買賣處處都有,我也想多開一些酒樓,所以得多養一些成手的廚子才行。”
“哦?”陳瑜撩起眼皮,這可真是太好了,自己本就想著要開食府了,與其讓冷娘子每到一地再訓練廚子,那耗費的時間就太多了。
“娘,我這想法早就有了,但不著急,不著急。”蘇六郎趕緊說。
陳瑜笑了:“不著急怎麼做大?年後我要出去走一走,你訓練好的廚子我都帶著,你也別守著四海酒樓,跟玉玲去柳榕村吧,那邊的買賣更需要人。”
“是。”蘇六郎心裡美滋滋的答應了,反應過來才猛然抬頭問:“娘要出去?去哪裡?”
陳瑜慢條斯理的把自己的行程跟蘇六郎說了一遍。
蘇六郎脫口而出:“我也去,我陪著您。”
陳瑜搖頭:“咱們家的根基在這邊,這次出去帶著你五哥,他的作坊也要多開幾處,咱們蘇家的貨物都離不開玉玲那邊燒製出來的器皿,你得幫她多分擔才行。”
蘇六郎笑著說:“娘,上回見到玉玲的時候,她還說快撐不住了,咱們家兄弟幾個,只有我們兩口子,買賣在手裡的多了。”
“不離心,就能者多勞,咱們家的買賣都各展所長,玉玲這一塊還真沒人能替代的。”陳瑜想著這趟去得好好看看蔣春,在記憶裡那個沉默不語的青年人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
馬車在傍晚時分到了柳榕村。
剛到村口,陳瑜就看出來不同了,當初的柳榕村不起眼,如今的柳榕村變化可不小,許多新蓋的房屋,街道都整整齊齊。
馬車來到了蔣春原本的家,這裡建成了窯廠後,擴大了許多不說,臨街的房屋都是青石磚,中間開門,很氣派。
打從這邊開始動工,陳瑜就沒找了機會過來,如今到了這裡,就知道家裡媳婦裡,出了個能人。
看潘玉玲那嬌小的樣子,做事只怕比月娥還要厲害許多啊。
門口守著的人一眼認出來了蘇六郎,跑出來恭恭敬敬的問安。
蘇六郎陪著陳瑜進院,得了訊息的潘玉玲就差小跑了,過來就要跪下,陳瑜趕緊扶住了她:“辛苦玉玲了。”
“不辛苦,娘快進屋,累了吧。”潘玉玲扶著陳瑜往自己住著的跨院去。
正在院子裡哄著孩子的於大娘猛然看到陳瑜,又驚又喜的站起來:“哎喲喲,我就說一大早就聽到喜鵲嘰嘰喳喳的叫,原來是親家母來了。”
陳瑜笑了:“老姐姐,我這一趟還驚動了喜鵲啊?往後得多來,給我們家玉玲一個人扔在這裡一年多了,真是我做得不對勁兒了。”
“可不行這麼說的,親家母要管那麼一大家子不容易,我和鳳娘在這裡能照顧玉玲一些的,都好的很。”於大娘說著,陪著陳瑜往屋子裡來。
屋子佈置的妥當,進門是滿牆的博古架,裡面放著許多燒製好的瓷器樣品,桌子上擺著不少圖紙,地上還有一些散落的圖紙,不用想玉玲是真下了苦功夫。
“娘,我這屋子不讓季媽媽和雙喜進來,不是她們不拾掇。”潘玉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