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越國要開恩科。
陳瑜垂眸片刻,才說:“皇上,既是恩科就廣納賢才,昭告天下鼓勵各行各業的人,而不是單單是讀書人。”
“蘇老夫人的意思?”蕭策有點兒聽不懂了,但凡科舉入仕,都是讀書人,怎麼能不單單是讀書人呢?
陳瑜兩隻手交疊放在腿上:“一國之本是農耕,但是善於農事的人就是人才,蘇家這些年培育糧種雖說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可到底一家一戶撐不起大越國的無數良田,善於農耕的人培育出來高產的種子,這就是人才。”
蕭策和蕭祈玉點頭,這確實是很重要的事情,民以食為天嘛。
“一國之安寧要靠行伍之人,但凡是行伍之人,除了善於行軍打仗,陣前衝鋒陷陣的人,還需要善造器的人,石頭山那邊只是嘗試,若人才濟濟,必能集思廣益,大越國的是軍事力量越是強大,越是安穩,我們手裡有刀,用不用在我們,若有來犯之敵,雖遠必誅是大越國的氣勢。”陳瑜說。
蕭祈玉看了眼蕭策,蕭策讚賞之情那是一點兒不作假。
陳瑜輕輕地吸了口氣:“再就是商賈,民間商賈做的都是一家一戶的買賣,若商賈能以國為仰仗,在鄭大人歸來之後,遠涉重洋經商的商賈,走出國門都是大越國的一面旗幟,而自古以來商賈雖賺了許多銀錢,可社會地位不高是事實,其實商賈最大的作用是讓一個國家的經濟活躍起來,商道興隆,國家就會富裕,富裕的大越國會更強大,互為依存,給予商賈相應的認可,很重要。”
頓了一下,陳瑜繼續說:“讀書人,在之前都是男子的事情,可我們大越國有女學,女學的根本是讓女子自立自強和自愛,但女學的前景是讓女子成為一個國家發展的力量,這世上除了男子就是女子,就像是兩隻手,一直都用一隻手做事的國家,用兩隻手做事不說事半功倍,那也絕對會開啟新的局面,再者民間能人異士可不單單都是男子。”
“對!蘇老夫人就讓天下人見識到了女子的能耐!”蕭策立刻說。
蕭祈玉問:“奶奶,恩科要女子入仕為官嗎?就像是周家姐姐那樣。”
陳瑜笑了:“皇上,這需要一個過程,一個很漫長的過程,讓天下人知道男女除了性別差異之外,並無不同, 從觀念上讓男子尊重女子的才能,讓女子懂得去發揮自己的才能,並非一朝一夕就能成為普世價值觀的,我相信會有那麼一天,女子在各行各業都嶄露頭角,並且走向朝堂,但不是現在。”
蕭祈玉抿了抿嘴角。
“操之過急會得不償失,讓女學再運作幾年,讓人們知道女子不單單是生育和相夫教子的附屬品,這是目標,等人們觀念改變之後,再有女子走向朝堂,才是水到渠成。”陳瑜看著蕭祈玉:“治大國如烹小鮮,有了食材還需要火候,急不來,只要皇上對未來有了規劃,那就一步步往下走。”
蕭策給陳瑜再續茶:“若是如此一來,還會有一批人傷筋動骨的。”
“權貴、勳貴,這些貴族的手裡掌握了非常多的資源,而這些人的觀念是固化的,是不願意改變也最怕改變的,可一個國家的未來,豈是他們能攔得住的?有攝政王輔佐,那些人如果認不清大局,那就會被淘汰的。”陳瑜說到這裡,徹底攤牌了:“這就是改革,改變過去舊有的規則,開啟新的、更能讓國家持續發展,良性發展的新制度,歷史的車輪往前推進,有的人會趁機崛起,就必然會有人倒在路上,貴族三千,百姓三千萬,孰輕孰重,皇上和攝政王心裡都清楚。”
蕭祈玉搓了搓手:“御書房宣孟久岺幾位輔政大臣議事。”
“皇上切莫著急,我們可以先把各個環節都想通透了再議事,大方向要在皇上手裡,餘下的細節交給相應的人,事半功倍。”蕭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