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老夫人帶著女兒蘇巧孃親自迎接到大門口。
一見面,陳瑜滿面笑意:“望京府的百姓有福了,尹大人快請。”
尹智榮抱拳禮:“蘇老夫人過譽了,是皇上肯給在下機會,為國效力啊。”
進門,尹智榮看到院子裡的糧食,嘖嘖幾聲:“都說蘇家的糧種撐起了大越國百姓的飯碗,但就這一院子的糧食,在下信了。”
“是百姓勤苦,國泰民安,才有這樣的好日子。”陳瑜笑著說。
進屋落座,丫環奉茶,尹智榮端起茶抿了一口才說:“老夫人舉薦在下當此重任,在下得上門求教,望京府的路在何處啊?”
“尹大人想要蘇家的糧種,蘇家必會每年都準備妥當,隨時可送來,尹大人想要蘇家農耕的本事,大女婿的家業都在這邊,定是願意傾盡所有為尹大人分憂,至於說望京府的路在何處。”陳瑜微微搖頭:“我到底是後宅的婦人,這就看不透了,但我相信尹大人心裡有定奪。”
尹智榮感激的再次抱拳,這糧種和農耕的本事就足夠望京府安民了,民安後才是發展。
“尹大人,我也有所求。”陳瑜頓了一下:“家中孩子們都長大了,我這個當孃的人卻總覺得他們尚且還太稚嫩了些,所以望京府的農官別落到我的大女婿的頭上,老五在這邊的買賣能做到什麼程度,那是他安身立命的本事,大人也不必照拂,蘇家現在什麼都不缺,但正因如此什麼都怕,怕人言可畏,殺人於無形。”
尹智榮站起來了,抱拳躬身:“蘇老夫人當真是這世上少有的眼明心亮之人啊。”
陳瑜起身還禮:“居安思危罷了,尹大人但凡用得到蘇家的地方,吩咐便是,之前蘇家不敢把買賣放在望京府,如今尹大人執掌此地,蘇家的買賣放在望京府才正是好時機,所以蘇家的買賣很快就能開起來了。”
“老夫人是看透了在下此行的目的了。”尹智榮笑著坐下來,整個人都輕鬆了,畢竟蘇家全然的支援,有如此的有分寸,自己是求之不得啊。
陳瑜親自給尹智榮斟茶:“不如說是我們想到了一處,望京府要發展,蘇家也是如此。”
茶飲三杯,尹智榮起身告辭。
陳瑜送客到大門口,進屋看了眼蘇巧娘,笑道:“我巧娘學了什麼?”
蘇巧娘想了想:“尹大人明面是來求問,其實在試探蘇家在望京府的態度,問望京府路在何處是假,要糧種是真。”
陳瑜點頭:“還想讓蘇家把買賣開過來,因為買賣商戶能讓望京府的錢財流轉起來,只有錢財流動起來了,百姓的日子才會越來越好,賺錢的機會多了,花錢的地方也多了,人就會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更加勤勉。”
“對,娘,我以前日子一文錢都恨不得攥出水來,可還是捉襟見肘的窮苦,如今賺得多了,花的也多了,就想要做的更多,做得更好,賺的更多。”蘇巧娘說。
陳瑜抿了口茶:“我們也是尋常人,從自己身上其實可以看到很多人的共性,這就是人心。”
“娘,為什麼你要把不需要尹大人照拂的話當面就說的清清楚楚呢?”蘇巧娘輕聲:“百姓都知道衙門有人好辦事啊。”
陳瑜笑了:“巧娘啊,蘇家現在不需要衙門裡有人,事情照樣好辦,若是娘不當面說,不管咱們是多麼的奉公守法,多麼的按照規矩辦事,外人都會說一句蘇家有門路,這是好聽的,真要是有人說蘇家勢大人橫的話,那就損了蘇家的聲譽,再者你且記住了,這位尹大人是難得的清正之人,並且很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