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兄弟幾個都在書房,說著家裡和外面的事情,蘇謙修帶著紹禮和竹隱坐在旁邊聽著,這些是蘇家的未來。
富貴雙全的蘇家,從不曾鬆懈過一絲一毫。
後半夜,鄭月娥張羅著大家都休息,委實怕陳瑜太累了。
等這些人走後,汪婆子帶著尋梅進來伺候陳瑜洗漱、歇息。
蕭祈玉回到蘇家,執意是要住在陳瑜屋子旁邊的小房間裡,這裡曾經是他養病的地方,也是距離陳瑜最近的住處。
陳瑜看得出蕭祈玉沒有睡意,拿了一罐好茶放在桌子上:“要跟奶奶說說話嗎?”
“嗯。”蕭祈玉笑著說:“奶奶累了就躺在旁邊,我好多話要說。”
陳瑜坐下來:“不累,我一年到頭都見不到祈玉幾次,捨不得睡,在京中過的可好?”
若非親人,若非關心,誰會問一國之君日子過的好不好?
蕭祈玉看著陳瑜:“都還好,該做的也都能做的好,就是想家,想您,盼著您快些去京城住下來,那樣祈玉就不會想著、念著,可見不到了。”
“再等等,奶奶在外面多走動幾年,好好看看咱們祈玉的江山,回頭去了京城也能住得安穩。”陳瑜語重心長的說。
蕭祈玉從袖袋裡拿出來一卷冊子,遞給陳瑜:“奶奶,您看看。”
陳瑜很自然的接過來,開啟第一頁就忍不住皺眉了,抬頭看蕭祈玉。
“姜家的九族。”蕭祈玉淡淡的說:“其中也有母后和我。”
陳瑜把冊子放在桌子上,端起茶小口喝著,一盞茶喝完,陳瑜才問:“是到時候了嗎?”
“本來我想給他們一條生路,但勾結朝廷命官,收納長夷人訓練死士,敢囤糧和開採鐵礦,私造兵器,哪一條都是死路,留不得了。”蕭祈玉說。
陳瑜垂眸,自己想要動姜家,但知道的真不多,蕭祈玉把姜家九族都成了名冊,其要動手的心思是不會更改了。
“祈玉啊,姜家翻不起大風浪,你該想一想如何殺一儆百。”陳瑜說。
蕭祈玉坐穩了皇位,但是私下裡蠢蠢欲動的人不在少數,所以要讓姜家展現出來最大的價值,也是對朝堂最大的保護,在屬於蕭祈玉的肱股之臣沒有完全成長起來之前,有些人還不能動,否則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對剛剛穩定下來的大越國是重創。
蕭祈玉何其聰明,立刻就明白了陳瑜的意思,拿起茶壺給陳瑜斟茶:“這倒是沒想過的,奶奶是發現了什麼嗎?”
陳瑜點頭:“望京府的知府有問題,姜家在麒麟山上的動作必是看在他眼裡的,而姜家的網織那麼大,一個知府算不得什麼,拔出蘿蔔帶出泥,別到最後反而被掣肘了。”
蕭祈玉若有所思的垂眸。
“逼那些蛀蟲把吃進去的加倍吐出來,再施恩放他們致仕榮養,斷了他們盤根錯節的關係,完全架空起來的人,就沒什麼大能耐了。”陳瑜說。
蕭祈玉笑了:“您想的周到,反倒是我想的不周全了。”
陳瑜給蕭祈玉斟茶:“耐下性子來,你不著急,定有沉不住氣的,等一個好時機才行。”
而且,這個好時機,應該不會太遠了,這話陳瑜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