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春花很忙,孩子小,哪怕是有伺候的下人也不放心,處處都要自己照料妥帖才行。
鄭月娥陪著陳瑜到了門口,透過開啟的窗子看到喬春花正帶著祝婆子做針線活兒,平兒哄著兩個孩子。
要說那一批進來的下人,最好用的是汪婆子,餘下這些別的不說,老實本分足夠。
“春花,娘過來看你了。”鄭月娥笑呵呵的說。
喬春花嚇一跳,自己心疼婆母勞累沒過去,咋也不能讓婆母來看自己啊,丟下針線趕緊下地,趿拉著鞋迎出來:“娘,有事兒讓下人過來說一聲就行,您咋還親自來了。”
“順道過來看看你。”陳瑜笑著往屋子裡走:“孩子大人的四時衣物不都是繡坊那邊給準備好嗎?你這咋還自己忙活起來了?”
喬春花笑了:“捨不得糟蹋那些料子,咱們家孩子多,我改一改給念歸和念慈穿就成,小孩子長得快。”
陳瑜偏頭看喬春花:“可說呢,這是好事兒,到啥時候都要勤儉持家。”
“苦日子過怕了,娘快坐,嬤嬤去端熱茶來。”喬春花扶著陳瑜坐下,回頭:“二嫂平日裡也忙得很,可逮到你了,回頭把謙修兄妹幾個的舊衣服都拾掇過來,我順便給孩子們都改一改。”
鄭月娥笑道:“還不知道你的性子?我這段日子得空也縫兩針,回頭把改好的送過來,你可仔細了點兒自己的眼睛,天晚了就歇一歇。”
婆媳落座,陳瑜才說:“這段日子山裡果子多了,回頭讓人採摘下來,咱們家地窖寬敞都做成罐頭,等過段時間你進京的時候帶過去,京城那些官夫人一準登門,到時候當回禮正好,不輕不重還稀罕。”
“進京做啥?”喬春花搖頭:“我可不去,我都跟四郎說好了,就在家裡陪著您。”
陳瑜輕輕地嘆了口氣:“你不過去還能有誰?咱們家那邊三郎和四郎還有謙修,在京城連一個家都沒有,下人再多也不及有個女主子在,等林二小姐從徽州府回來,一準到咱們家,剛好你跟著進京還有個照應。”
提到這個,喬春花就沒法說不去了,想一想也是,蘇家兩個尚書,尚書府兩座,就兩個爺們在那邊,也夠難了。
喬春花問:“娘,念歸和念慈還小,我一起帶過去行不?”
“行,回頭問問玉暖要不要去,如果想去的話,也能帶過去。”陳瑜倒不是讓玉暖做啥,只是想讓三郎回家的時候,有個噓寒問暖的人,說起來三郎的婚事老大難了,不能張羅,也不敢張羅。
蘇三郎上次離開家的時候,陳瑜也問過,蘇三郎的意思是不娶,孩子也有了,自己只想心無掛礙的做事,怕娶個不省心的,那可就是隱患了。
陳瑜也知道是這麼個理兒,就是苦了蘇三郎。
說起來上京,鄭月娥想起來那本找不到的京城勳貴圈的冊子了,給了崔氏,有去無回,回頭還得再舍了臉皮問林二小姐要一份給春花準備著才行。
“娘,上回玉玲過來,看著念歸和念慈出神兒,他們大婚有些日子了,再不見動靜啊,玉玲怕是沉不住氣了。”喬春花說。
陳瑜抿了抿嘴角:“急不得,這事兒可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