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久岺笑了,蘇家所作所為似乎一下就解釋通了,蘇三郎這四兩撥千斤的手法不弱啊。
全國上下通兌通換的商行,是多大的手筆!這可不是護著晚輩那麼簡單了。
事實上這個辦法確確實實能緩解國庫空虛,並且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新政能實施起來,一個家庭每日開門都要柴米油鹽醬醋茶七件事的操持,何況是大越國。
蘇三郎沒有把這個法子直接呈在御前,對孟久岺來說是最大的尊重,所以身為丞相的他必會全力以赴的把這件事夯實。
“世明啊,聽說宅子裡並無為你操持的人?”孟久岺端起茶盞,問。
蘇三郎垂眸:“恩師,學生有一子一女。”
言外之意,並不需要什麼操持的人,至於崔良秀這個人,根本就不提,家醜不可外揚,而他長了教訓,在京中為官,如履薄冰,若無能同進退,敢共生死的人,那就是別人的把柄,自己不需要。
孟久岺原本想要做個媒,說實在的,蘇世明一表人才,狀元之名,蘇家做盾,往後仕途必會一片坦途,所以高門之女也不難娶。
但蘇世明拒絕的如此委婉,未嘗不是步步為營的最好選擇。
早朝,蕭祈玉坐在龍椅上,看著下面的群臣,幾個還敢抱病不上朝的老臣,一道聖旨全都致仕,空出來的位置就空著,別的都好說,工部尚書的位子都空下來了,可見蕭祈玉誰的面子也不給。
禮部尚書李勳中一言不發,眼角餘光打量著站在孟久岺旁邊的蘇世明。
這狀元郎在徽州府一年之久,如今入朝必身居要位,到底會安排在哪裡?
“擬旨,新科狀元蘇世明為工部尚書。”蕭祈玉淡淡的說。
群臣譁然,不過在蕭祈玉抬眸看向眾人的時候,頓時鴉雀無聲。
蕭祈玉目光落在孟久岺身上,出聲:“眾位卿家可以異議?”
沒人站出來,孟久岺出列,跪倒在地:“吾皇英明,蘇世明乃不世之材,臣手裡有一份奏摺,便是蘇世明提出想法,臣與之商議後草擬而成,請皇上過目。”
蕭祈玉微微點頭,殿前近侍從孟久岺手裡接過去奏摺,送到龍案前。
林勳中垂眸,如今的朝廷局勢已然明朗,小皇帝隻手遮天雖看似霸道,但仔細一想便能看出端倪,這一步步必是早就準備好了的,包括蘇世康當初謝絕先帝封賞,只怕都是為今日準備,這些人應該都是先帝留給新君的左膀右臂啊。
翻開奏摺,蕭祈玉看的不快,看完之後心裡瞭然,這法子必是出自奶奶的手筆,放在一旁:“丞相平身,此乃重中之重的大事,散朝之後六部和內閣大臣到御書房議事。”
“臣,遵旨。”孟久岺起身歸位。
近侍揚聲:“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並無一人出來說話,蕭祈玉起身離開了金鑾殿。
蘇四郎站著好半天了,這會兒外面有金瓜武士推著輪椅進來,請蘇世康坐下,六部跟隨孟久岺往御書房去。
前朝老臣中,除了孟久岺身為丞相,百官之首外,還有四位託孤大臣,易燕甫、九王蕭策、何與歸和楊邦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