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歸呢?”陳瑜問。
蘇竹隱小聲說:“帶著那些人進山打獵,獵物賣給四叔換成錢,四叔那邊需要這些。”
屋子裡放著雖然舊但很乾淨的被褥,鋪著很整齊的草墊子。
外屋放著的野菜有點兒蔫了,看樣子是昨天送來的。
最好的院子也是除了正房三間屋外,左右各有兩個廂房,都比不上蘇家最開始的那個破院子。
“奶奶,回頭給他們發鹽和糖,再給看看病吧,這邊的人都黑瘦黑瘦的,看著不咋康健。”蘇竹隱說。
陳瑜點頭:“好,路途不遠,需要什麼讓周大寶回去置辦,既然都是咱們蘇家的人了,發一些生活所需也是應該的。”
蘇竹隱想了想:“不急,濟困不濟貧,不然都養出來貪婪的性子就不好了,給一些菜種子倒是行。”
這是陳瑜手到擒來的東西,不過得親自去馬車上‘拿’。
一筐差不多的布袋子,裡面裝著各種各樣的菜種子,在布袋子上都寫好了名字,一家分點兒回去就能種出來一片菜,這濟困不濟貧的想法是真好。
坐下來歇腳兒的工夫,陳瑜很自然的誇了一句:“竹隱真是個聰明的孩子,回頭再培養一下那些孩子,試一試書本上說的知人善用,會更厲害。”
得了誇獎的蘇竹隱感覺臉蛋熱乎乎的,不過遭得太黑了,反倒是看不出來紅了臉的樣子,倒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尷尬,心裡還甜絲絲的。
果然二哥說的對,跳出了蘇家大院的圈子回頭再看,奶奶是真心實意的疼愛每一個孩子的,不偏不倚,但有輕重。
因為自己太過深沉的性子,讓奶奶不得不輕拿輕放,多了寬宏大量才會顯得沒那麼親厚。
傍晚時分,下田的婦道人家都回來了,太陽落山的時候,打獵的男人們也跟著雁歸回來了。
雁歸看到院子裡的馬車,趕緊拍打幹淨身上的草沫子和塵土,快步往院子裡來,見到汪婆子正在廚房忙活,更篤定是老夫人過來了,到了門外停下腳步,恭聲:“老夫人,屬下打獵回來了。”
“辛苦雁歸了,進屋歇歇腳,喝口茶。”陳瑜出聲。
雁歸這才進屋來,再次給陳瑜請安,陳瑜讓他坐下來歇息一會兒,讓尋梅送來熱水。
飯菜簡單,分開兩桌,吃過飯後,雁歸在院子裡點燃了篝火,很快就有人過來了,這些人都是一家老小都出動的,圍在篝火旁邊坐下來,一個個臉上都帶著笑容。
蘇紹禮解釋說:“只要點燃篝火就是聚會,村子裡的人看到火光都回來的,小孩子也會奔走相告的。”
陳瑜點頭,讓汪婆子幾個把鹽、糖和菜種子都分成二十份,糕點用提籃子裝好。
兩個孫子陪著她出門,坐在了主人位。
這些人都趕緊起來給陳瑜行禮,陳瑜讓這些人坐下來,先說:“家裡兩個小少年到這邊來,多謝眾位能接納他們,對他們照顧妥帖,為了表達謝意,我準備了糖、鹽和一些菜種子,每家每戶都有一份,回頭我親自教你們如何種植。”
“老夫人,我們都是蘇家的僕從,是心甘情願的。”一個壯碩的漢子站起身:“這裡是蘇家莊了,主人賜名蘇西北。”
陳瑜沒眼看蘇紹禮了,這孩子也讀書了啊,咋起了這麼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