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看得出來鄭月娥是早就想過這件事了,也欣慰她為這個家裡的人操心,說起來李家到現在也沒什麼讓自己不滿意的,居家過日子誰家都會有點兒不舒坦的地方,老話都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嘛。
“娘,芸娘自己也得考慮的,回頭你們娘倆多說說話兒,啥說不透?我現在算是明白了,今年芸娘回來這麼早過年啊,是知道往後要在孃家過年不易嘍。”鄭月娥笑呵呵的說。
陳瑜讓鄭月娥出去忙,自己忙裡偷閒去了一趟空間,仔仔細細的查閱了古代婚配的資料,比對著資料寫了一份芸孃的嫁妝單子備用。
農田裡的玉米已經收了好多茬了,迅速成長和成熟的玉米都是最優良的種子,她的芸娘有著獨一無二的嫁妝,玉米種。
說到底是夫妻兩個人過日子,芸娘和李斯忠之間可以成為互幫互助的夫妻。
除了玉米種,還有一些隨便拿出去一根都算是極品的人參,這些壓箱底的寶貝也需要找個合適的時機帶出去,這就讓陳瑜想到了老君山裡的那個箱子。
寒天嘯給自己留下了不少極品藥材,讓自己手裡的打算做陪嫁的藥材名正言順的一個機會。
晚飯的規格因為李家的到來提升了一個檔次,蘇二郎兄弟幾個陪著李斯忠花廳用餐,陳瑜帶著媳婦們陪著李老夫人用餐,就是媒人付婆子都是招待的妥妥帖帖的。
付婆子是開眼界了,這蘇家是真讓人刮目相看了,這院子從外面看大門並不是多顯眼,可內有乾坤啊,最重要的是蘇家上下並無下人,一家人凡是都親力親為,和和氣氣的大家庭可不多見。
作為媒人,見識過的大戶人家不少,掀開外面華麗的表象,後宅那些個女人一個比一個糟心,就衝蘇家處處都對自己照顧妥帖上,她都不能委屈了蘇家姑娘,媒人看著不起眼兒,但議婚這件事上,媒人的作用可不小呢。
晚飯後,女人們湊到一起說說笑笑,陳瑜發話是明兒再說親事,蘇家人誰都不會往這上頭提一個字,李老夫人想問問的心思也被眼前熱鬧的場景壓下去了,李家冷冷清清太多年了,空有個官家的殼子,後宅是真沒蘇家這人氣兒。
好不容易,夜深人靜,蘇芸娘可算得了機會坐在了陳瑜身邊。
陳瑜拍了拍她的手:“累壞了吧?”
蘇芸娘直接躺在陳瑜的腿上:“娘,真張羅起來這事兒,我心裡慌慌的,想跟聽娘說說話。”
陳瑜順著蘇芸孃的髮絲:“行,那娘就說說,你今兒可看出來什麼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