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瑜把家裡的事情都安排好後,潘玉玲本想著帶著嫂嫂一家去柳榕村,被鄭月娥勸住了,要知道娘要護著一個人,那就沒有護不住的時候,所以這些人在蘇家才是最好的。
嚴母是個製茶的行家,陳瑜也不藏私,把茶經裡的內容整理好,口口相傳那般交給了嚴母,嚴母心裡十分感激,可自己無以為報,只能把這份恩情記下了。
嚴母一家人就住在了原本做學塾的房子裡,蘇義舉送來的人都在這裡學習炒茶製茶,在學著這些之前,嚴母帶著人去老君山看茶樹,取一些老茶葉拿回來作為教習用。
打造石鍋是個細緻的活兒,嚴母親自看著選石,鑿鍋和打磨,這邊柳母照顧著柳翠蘭,日子安穩的很。
女學的姑娘們是林君顏送過來的。
陳瑜看到林君顏瘦了許多,也憔悴了不少,知道崔孝義的再次糾纏,給林君顏造成了很大的困擾,不過還是那句話,每個人都有自己要學習和成長的地方,不經歷人世滄桑,怎麼能知道什麼是香臭呢?
契書是現寫的,這些人都用一張契書,願意留在蘇家這邊做工的姑娘們只需要寫上自己的名字就好。
鄭月娥直接是把這些人的名字寫在賬本上,如今蘇家人多了,每個人的工錢都是有記錄的,這些不是陳瑜教給鄭月娥的,全是她從管家開始慢慢摸索出來的法子。
老君山上如今是不怕人去了,但蘇家莊的人打從有了茶樹之後,採藥的人都去明珠山,自覺地不往這邊來,陳瑜就讓這些姑娘們從採藥開始,這些人在女學裡學到的本事也找到了發揮的地方。
而陳瑜要研究的是香料。
番邦商人的香料很多,陳瑜把自己沒有的香料都收集回來不少,諸如百里香、楓子香和各種花香的香料,這些都是為香水做準備的,最讓陳瑜開心的是得到了橄欖油,並且是把所有的橄欖油都收入囊中了,這些都是能派上大用場的好東西。
手裡有了酒精,香水可以說唾手可得,而古往今來幾乎離不開香水的人很多,比如番邦商人裡那些金髮碧眼的人,徽州府商會也讓陳瑜能大概知道即便是隔著大海的遠方,生產力水平也很一般。
大有可為的機會必須抓住,她能做的太多了。
蘇家上下都在緊鑼密鼓的忙碌著,一批批貨物都要嚴格把關才能入庫,最忙的要數柳榕村那邊的瓷廠了,因為蘇家的貨物但凡達到入庫標準後,都會用柳榕村瓷廠出產的陶器或瓷器。
比如醬罐子,就有大大小小十幾種,從顏色到形狀,再到上面明顯的標誌,雖然跟華麗不沾邊,但擺在庫房裡也極其壯觀,更不用說胭脂水粉用的各種盒子、罐子和瓶子了,小巧玲瓏,色彩豔麗,特別奪人眼球。
唯獨不會入庫到蘇家庫房的東西是織染這一塊的貨品,而陳瑜非常高姿態,這些都交給了梁憶瑾去操辦。
一晃就到了八月,蘇謙修踏著夜色回來,陳瑜險些沒拍腦門,說真的,要不看到蘇謙修,自己都把蘇三郎那邊的事情給拋之腦後了。
“奶奶,我帶著雁歸去三叔那邊,只要不出意外,我們也不會露臉的。”蘇謙修說。
陳瑜問:“你怎麼能回來?祈玉呢?”
蘇謙修抿了抿嘴角,輕聲說道:“皇上的人馬集結完畢,就在鷹嘴崖那邊發兵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