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陳瑜把蘇芸娘叫到身邊。
還不等陳瑜說話,蘇芸娘就笑著說:“玉蓮最是會審時度勢,不過孃的話芸娘記住了,也照做了,所以我們母女相稱,極其親密,倒是不算隔心,身為繼母,娘,我不會拎不清的。”
“往後也是如此,除了你的大度和慈愛,必也有李斯忠對你的尊重和敬愛在裡面,這已經是很難得了。”陳瑜對芸娘也有信心,蘇家的姑娘身後是蘇家,感情深厚,夫妻伉儷情深自然是好,就算是有些不痛快,李家也得掂量掂量蘇家容不容自家的姑娘在婆家受氣。
賬目給了蘇芸娘,陳瑜問:“以後可有什麼打算?”
“那邊開了四海酒樓,三嫂開了繡坊,我知道咱們家的買賣會越做越大,所以沒啥打算,就好好經營我的酒樓,如今多了個作坊在手裡。回頭得多存一些銀錢,日子這麼過下去挺好的。”蘇芸娘笑著說:“娘,我很知足了。”
陳瑜拍了拍蘇芸孃的手臂:“也該知足。”
人生不過如此,知足常樂,再說蘇芸娘是求仁得仁,財也不弱,已經比太多人過的好了。
這一趟回孃家,別的不說,陳瑜對蘇芸娘以後的日子是真放心了。
再者,李玉蓮的退出後,蘇家手裡的買賣都是蘇家的,陳瑜完全能都放在一起規劃起來。
至於織染坊那邊,陳瑜心裡明鏡兒似的,早晚都會成為蘇家的,樑子謙不會把這種買賣留給下一任,原因無他,蘇家的強大是助力也是阻力,樑子謙是官,他不會給下一任縣令官商一家的機會。
出了門子的姑娘回孃家是住不長的,惦記著家裡的日子和人,所以蘇芸娘張羅回去,陳瑜也沒多挽留,左右往後日子長著呢。
鄭月娥這兩天可忙得腳打後腦勺,安頓了嚴母一家,準備了一個婆子一個丫環伺候著,回頭又陪著潘鳳閣的家眷,知道自己的婆母太忙,她就多安撫一下鳳娘娘倆。
陳瑜過來這邊,鄭月娥一眼就看到了,笑著說:“我娘太忙了,就差長出來三頭六臂了呢,這貪黑過來肯定是有好事。”
於大娘趕緊起身往外去迎。
陳瑜走在前面,身後跟著的人穿著黑色的斗篷,遮著臉面,這可把於大娘嚇了一大跳。
“親家母別怕,是鳳閣。”陳瑜拉住於大娘的手輕聲說。
潘鳳閣停下腳步,陳瑜說:“快些進去看看鳳娘和孩子吧。”
“是,嬸子。”潘鳳閣邁步進屋,放下兜帽的時候,鄭月娥趕緊起身出來了,招呼都沒打。
於鳳娘淚盈於睫,抱著兒子走過來,看著潘鳳閣:“他們說的都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