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陳瑜收拾妥當帶著冷香和雁歸出門,臨出門的時候給了小二賞錢,讓他看顧好自己的院子。
小二哪裡敢怠慢,他知道少主子極少露面,昨兒為了這蘇老夫人都親自登門去崔府了,別說還給了賞錢,就是不給賞錢,也必然盡心盡力。
陳瑜三個人剛出門,雁歸就低聲提醒:“老夫人,有人盯著我們。”
“無妨,我們去碼頭。”陳瑜不在意,就算崔家敢鬧市動手,雁歸也不是吃素的。
碼頭很大,各種大型商船停泊在岸邊,各種各樣的物品都擺在碼頭專門開闢的一個場地上,遠處還有大批的箱貨,苦力揹著貨物從跳板上走下來,每一步都讓跳板顫一顫,但那些人步伐很穩。
在碼頭對面的街上,各種鋪面擠擠挨挨,畢竟這裡可是寸土寸金的地方。
陳瑜在望海樓前停下腳步,回頭打量著這座豪華的石樓,雕樑畫棟的氣派。
這保不齊都有崔家的份。
南腔北調的交流,陳瑜走在人群中,看著那些琳琅滿目的貨品,在一個擺滿了大大小小玻璃球的攤子前停下來。
玻璃的應用,大越國還沒有。
在陳瑜眼裡最普通的玻璃球,對大越國來說可就是奇珍異寶了。
這些玻璃球不是純淨的色,裡面染色不少,看上去五彩斑斕還真挺好看的。
“太太,這是我們琉球國的琉璃寶珠,要嗎?”腦袋上盤著五色布的大鬍子商販用生硬的大越話問陳瑜。
陳瑜搖了搖頭,邁步往前走。
大鬍子商販立刻說:“琉璃寶盞呢?”
陳瑜回頭看著大鬍子開啟了一個雕刻精美還包著金角的匣子,露出來裡面的玻璃杯和一個玻璃酒壺,期待的看著陳瑜:“無價、無價之寶啊。”
“很漂亮。”陳瑜讚美了一句,往前走去。
沒做成買賣的大鬍子商販一臉懊惱,又去詢問別的客人了。
陳瑜走的不快,把整個碼頭逛了一遍,帶著雁歸和冷香在路邊小店裡點了海鮮。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