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月娥把食盒放在桌子上,過來坐在陳瑜身邊:“娘,老五媳婦兒那邊還穩得住,不過今兒我去的時候看著眼圈紅紅的,應該是哭過了。”
“人之常情。”陳瑜緩緩的吸了口氣,才說:“眼下老五那邊咱們使不上勁兒,回來的不能太快,但作坊的事情不能耽擱了。”
鄭月娥抿了抿嘴角:“老五的事兒很麻煩嗎?”
“不麻煩,是牽扯了一些別的事情。”陳瑜沒打算細說。
鄭月娥也不多問,就算是不問也知道不容易,她今兒沒看到陸德明,南學道這個官職在鄭月娥看來可不小了,不敢說肯定是為了老五的事情,可怎麼也不會那麼巧,老五前腳出事兒,後腳這人就走了。
想到這裡,鄭月娥說:“娘,作坊的事既然給老五做了,老五不在家就老五媳婦兒挑大樑,我們妯娌幾個幫襯著,春花恢復的不錯,不能總在院子裡窩著。”
提到喬春花,陳瑜問:“親家母還在這邊幫襯著?”
“前幾日回去張羅種地的事情了,我和二郎送回去的,帶足了謝禮。”鄭月娥說。
陳瑜對喬家的人印象很不錯,雖說自己忙得沒送曹氏,但鄭月娥做的也不差,禮數週全就可以了。
喬春花的性子有些軟,做別的怕也一時半會兒拿不上手,陳瑜說:“那行,一會兒你叫了春花,咱們一起去和秀英說。”
“哎。”鄭月娥笑著應下了,又說:“春花是個能幹的,平常我和福娘都會去搭把手幫著照看孩子,如今可出息了不少呢。”
陳瑜挑眉,抬起手戳了鄭月娥的腦門:“想讓我過去看看就直說,繞這個彎子做什麼?”
“娘。”鄭月娥撒嬌似的拉長了聲調:“我這不是怕娘為了老五的事情心裡煩躁嘛。”
陳瑜笑著攆她出去忙,拎著食盒去了蕭祈玉的屋子裡,進屋看到蕭祈玉正在看書,放下食盒從裡面把綠瑩瑩的菜糰子端出來。
“好香啊。”蕭祈玉放下書,吸了吸鼻子的模樣逗笑了陳瑜。
要說吃野菜,陳瑜這輩子都忘不掉剛來這個世界裡的那段日子,算是知道了吃糠咽菜是什麼滋味兒了。
兩碗粥和兩樣小鹹菜,陳瑜和蕭祈玉坐下來品嚐菜糰子,還真別說,糯米麵和白麵做的菜糰子口感真不錯。
“奶奶,易燕甫說寫信請煉藥人來,應該很快就來,明兒我想先進山去轉轉。”蕭祈玉說。
陳瑜正想著進山去看看,點頭:“行,明兒我們倆練完功就進山。”
蕭祈玉本想帶著謙修他們都去,回頭一想又不妥,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但奶奶是一定要知道的。
等陳瑜出門去,蕭祈玉也去找易燕甫了。
陳瑜沒叫鄭月娥,一個人往老四的院子來。
老四和老五的院子緊挨著,兩個院的門都敞開著,抬眼看到老四的院子裡李秀英端著托盤往屋裡去:“四嫂,這湯是我特地問過福娘了,福娘說產婦吃得少放鹽,你快嚐嚐味道。”
“秀英,你還跑來做啥?我這裡咋都好說。”喬春花把懷裡的孩子放下,過來接過去香噴噴的魚湯放在桌子上,拉著李秀英的手坐下:“五弟有訊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