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風和日麗。
一頂紅色八人抬著的喜轎從蘇家出發,蘇六郎騎著棗紅色的高頭大馬往南山莊來。
迎親的隊伍很長,頗有鼓樂喧天的意味。
蘇城帶隊,身為家裡長輩的蘇城滿臉喜色抬頭挺胸的走在最前面,後面蘇家莊精挑細選了十個小夥子作為伴郎,跟在蘇六郎身邊。
蘇家,陳瑜生平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兒子娶媳婦的喜悅,儘管自己從寡王直接到了奶奶級,越過了戀愛、結婚和生子,等等這些人生體驗,但絲毫不印象此時此刻老母親的成就感爆棚。
境遇如此,她從來都不糾結,畢竟自己直通車到了這歲數,仔細想想還挺幸福的。
崔良秀一大早就過來服侍陳瑜更衣,一身暗紫色的衣裙雍容大氣,梳頭的時候崔良秀驚訝的說:“娘,你頭髮黑了好多呢。”
陳瑜看著銅鏡裡略有些變形的自己笑了:“這就要歸功給福娘了,她的那些洗髮膏還真挺好用的。”
“福娘是真厲害,劍走偏鋒竟獨成一派了,我聽阿雲和我說了幾次,生意興隆的很呢。”崔良秀拿了簪子給陳瑜簪住髮髻:“娘,這人走運見過,一大家子一起走運的,怕只有咱們蘇家了,都是您老帶來的福氣。”
這話,是真的。
陳瑜想,如果自己沒來,原主沒死,一大家子走運是不可能的,但早就投胎倒是真的。
“好啦,去忙吧,待會兒結親回來還要忙一陣兒。”陳瑜拍了拍崔良秀的手。
崔良秀笑著告退。
陳瑜看著崔良秀出去的背影,垂眸想了想,這是第一次見到崔良秀笑的如此真摯,這個媳婦兒心思深沉一些,不過也還好,在這個家裡還沒有一個自己壓不住的。
鑼鼓聲越來越近,鞭炮齊鳴,陳瑜在媳婦兒姑娘們的簇擁下坐在了主位上,蘇家大門敞開,從陳瑜這裡看出去,直接就能看到大門口。
看著披紅掛綠的蘇六郎拿起了弓箭,對著轎門射過去,陳瑜微微挑眉,古代大婚的規矩是真繁瑣啊。
新娘子被扶出了轎門,旁邊有年輕的姑娘打著紅色油紙傘,鄭月娥把紅綢放在潘玉玲的手中,另一頭放在蘇六郎的手中,新人往院子裡進,跨過門檻跨馬鞍,馬鞍前面還有火盆,等到了陳瑜跟前一炷香的時間都過去了。
專門司禮的老者唱喏:“一拜天地!”
蘇六郎慢慢的轉身,眼角餘光看蓋著紅蓋頭的潘玉玲。
福娘把蒲團擺正,司禮的老者高聲:“跪!”
兩個人跪下來。
司禮的老者再高聲:“拜!”
這就算完成第一步。
“二拜高堂!”
“跪!”
“拜!”
最後是夫妻對拜,接下來就是年輕姑娘們簇擁著新人往洞房去。
陳瑜全程都滿臉笑容,打心底開心。
新人送去洞房後,席面擺開招待送親來的孃家人,蘇家幾個兒子陪著潘鳳閣,蘇家媳婦們陪著於鳳娘,陳瑜陪著於大娘,雖說潘家人丁稀薄,但來的人可不少,帶隊的不是別人,是林君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