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瑜看來,自己進入了另一階段,而這個階段是蘇家從桎梏中掙脫出來後,必要走的下一步,騰飛。
做一個有志氣的老太太,這是她如今的想法。
身為女學山長的陳瑜成了蘇家莊人心目中的大能人,所以蘇德言召集村民到蘇家商量如何春種的時候,幾乎家家戶戶都來了。
最初蘇德言提到玉米的時候,陳瑜就想過如何調動全村人的積極性,有道是任何好事都要雨露均霑,不是說嘛,不患寡患不均,所以想要和這些人當面說清楚。
蘇家大宅子裡,屋裡坐著的是各家各戶的當家人,門外還有一些婦道人家,她們有一大部分人就是想近距離的看看陳瑜。
在這些女人心目中,陳瑜是個有了傳奇色彩的女人。
嫁到蘇家就是身份高人一等的秀才娘子,秀才死了後,許多人都覺得蘇家完了,事實上也真的完了,一落千丈的日子,敗家的蘇四郎,屢試不第的蘇三郎和幾乎是提著腿兒就被嫁出去的蘇家姑娘們,原本高高在上的蘇家甚至都比不上尋常人家了。
就在所有人都覺得蘇家完了的時候,秀才娘子一把年紀竟支稜起來了,打跑了蘇四郎,接回來了受氣的二女兒,採藥治病,這本事大的嚇人,更是一年時間就成了村子裡最大的門戶,看看人家這院子,嘖嘖嘖,十里八村都算上也沒有這樣一家!
女人,沒有不想成為陳瑜,但又都不敢成為陳瑜,因為除了會生孩子,面朝黃推背朝天的勞作,自問都沒什麼本事,人比人氣死人,更不用說陳瑜竟然成了女學的山長,到底女學山長是啥,這些婦道人家不太清楚,可聽著就厲害。
此時,陳瑜坐在主位上,蘇二郎和蘇三郎兄弟幾個陪在陳瑜身邊。
在所有人眼裡,此時的這一家子人是有些高攀不起了的。
在陳瑜面前擺著是圓桌,圓桌上放著玉米穗和玉米粒,黃橙橙的看著都喜人兒,坐在桌子旁邊的是大姑爺耿如春。
“說起來咱們都是一家人,這些年也多虧大家照顧著我們了,如今有了好事就想和大家一起商量商量。”陳瑜說著,拿起來了玉米穗子:“這是孩子們在老君山裡發現的,三郎給取了名字叫玉米,我打算大量種植,大家有沒有想要試試的?”
除了蘇德言之外,所有人都面面相覷,蘇城心裡這個氣啊,都不知道二嫂是在折騰什麼,說都是一家人,可是一家人也有親疏遠近啊,怎麼就不提前和自己商量商量呢?
“我看這事兒行,咱們都是老莊戶了,這玉米穗子是真大,能多打糧食。”蘇德言立刻說。
有人出聲:“村長啊,這玩意兒祖祖輩輩都沒見過,多打糧食能幹啥?官府收賦稅能用?”
這可是個大問題,陳瑜微微挑眉,官府收賦稅絕對不能要,因為沒有過這種糧食,官府能冒這個險嗎?
“是啊,再說這賦稅一年比一年重了,一年到頭要是交不夠糧食還得補銀子,可不敢種啊。”有人附和。
眾人七嘴八舌的討論了好半天,結果很一致,那就是不種。
這個結果陳瑜並不意外,不急不緩的說:“我理解大家的難處,這樣吧,我想要收一些田地,租一年,我們蘇家先種,只要我們租種的地,賦稅自然會交足的。”
蘇三郎是秀才,免了多數的賦稅,所以陳瑜這麼說沒毛病。
蘇德言就有些急了,他明白陳瑜的想法了,自己還想合夥呢,眼睜睜的看著錯過了分一杯羹的機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