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基本結束了,該交賦稅也都交了,手裡有了餘糧的農戶們最想的就是把糧食變成銀子。
顯然,李玉蓮門清兒,只是她把銀子送到了陳瑜這裡了。
只因為李家的莊子只有一個,如今是給崔孝義兩口子住著,不得不防備。
陳瑜對崔孝義的印象都到谷底了,再加上崔老夫人的尿性,如果李玉蓮的買賣被他們盯上了,保不齊會鬧出來什麼事兒來。
“娘,我孃家大哥能不能做這事兒?”李秀英硬著頭皮問。
陳瑜和李玉蓮一商量,帶上李秀英往大王莊去了。
大王莊和蘇家莊有四里多地,莊子很大,馬車停在了李秀英孃家的大門前。
門前灑掃的很乾淨,牆頭和大門都十分整潔,窮富不說肯定是個正經過日子的人家。
李秀英上前叫門。
“誰啊。”門裡有人應聲。
李秀英有些激動的回話:“嫂嫂,我是秀英。”
大門開啟,露出婦人微胖的圓臉,那臉上盡是笑意:“我就說今兒怎麼聽到喜鵲叫了呢,是我們家秀娘回來了啊。”
婦人看到門外的馬車和馬車旁邊站著的人,趕緊撩起圍裙擦了擦手,快步迎過來:“是親家嬸子來了啊,快進屋。”
陳瑜知道李秀英孃家爹孃早死,只有兄嫂和兩個孩子,第一眼的觀感這李家媳婦兒是個好相與的,不過經歷了那麼多雜七雜八的人,陳瑜並沒託大,而是打算看看再說。
進門後,李家媳婦兒端茶送水很殷勤,忙活一通坐下來:“不知道嬸子來了,繡娘他哥帶著孩子們進山去打獵了。”
“沒事,等等無妨。”陳瑜笑呵呵的說。
李家媳婦兒明顯有點兒忐忑,找了個藉口把李秀英叫出去了。
李秀英把事情說了一遍,李家媳婦兒瞪大了眼睛:“這差事你也敢往咱們家攬,要咱們做不好可不給你丟人了?”
“嫂子放心吧,家裡這幾日忙著蓋屋,這事兒你和大哥能做的話,我就和婆母商量讓五郎過來。”李秀英笑吟吟的看著李家媳婦兒。
李家媳婦兒嘆了口氣:“就怕你這丫頭報喜不報憂,兩家又不是隔山隔水的不知底細,你這婆母真那麼好說話?”
“真的,再者你看到沒有?那個年輕的小姐可是個貴人,縣太爺家的小姐呢。”李秀英說。
李家媳婦兒一個踉蹌險些摔倒,幸虧李秀英眼疾手快的扶住了她。
額頭冷汗都冒出來了,李家媳婦兒深吸一口氣:“這事兒我做不得主,我進山去找你大哥回來,天奶奶啊,可嚇死個人。”
陳瑜看著只有李秀英自己回來了,問:“你嫂子呢?”
“嫂子都要嚇破了膽,進山去找我大哥回來了。”李秀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孃家人丁稀薄,平日裡除了種田也會上山打獵。”
陳瑜打量著乾淨利索的屋子,也看了外面曬在院子裡的高粱和大豆,低聲和李玉蓮商量讓李家人給收這些糧食,怎麼算錢。
很快李家大哥就回來了,一見到陳瑜就鞠躬:“嬸子惦記著了,快進屋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