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模式,一種衣服樣子入股,我們簽訂契書,按照成本我們佔兩成分紅,這個稍微有些麻煩,因為要過賬。”陳瑜說著,看了眼崔老夫人。
崔老夫人容色沉靜,心裡卻不願意了,這麼合作,沒法合作,可這衣服樣子別緻的很,再看陳瑜言談舉止,知道肯定是還有後手,再者就連李玉蓮都可能是一步陳瑜的棋。
“第二種就比較簡單了,我們給衣服樣子,崔家要給我們供應衣料,我們要在價格和質量上有一定的要求,算是各取所需,這買賣我們也不往外面去做,樂成府以內,崔家就不能插手這一塊了。”
崔老夫人聽完陳瑜這一番話,算是徹底明白了,這個陳瑜不能小瞧,別的不說,做買賣的人彼此合作,彼此掣肘都是尋常的,但這得是內行人才懂得的,自己想要金蛋,陳瑜想要借窩下蛋,衝崔家要的是雞窩啊。
“大妹子,這衣服樣子有多少?”崔老夫人在衡量這買賣的可行性了,彼此都有逐利的人,談起來反而輕鬆了不少,都直奔主題。
陳瑜想了想:“春夏秋冬都有,配飾也有,多少不一定,不過但凡是到換季之前,都會提前兩個月把新樣子做出來,到時候可以派人過來選,看上的樣子拿走,看不上的也沒關係。”
“大妹子,這門生意崔家如果接下來了,看上的樣子我們拿走,看不上的樣子也不能出了蘇家去,再就是一兩個樣子可不行,得有最低的標準。”崔老夫人說。
陳瑜知道談買賣不是一言堂,肯定雙方要商量著來,所以問:“老姐姐覺得一個季節多少樣子夠呢?”
崔老夫人不想這生意落到旁人手裡,蘇家現狀想要把這個當成買賣做起來的話,必須藉助外力,要是落到旁人手裡,無疑會成為崔家最大的對手,沉吟片刻說:“這衣服樣子千變萬化不離其中,要多了也是難為人,這樣吧,春夏秋冬四季的衣服樣子,每一季最少五個衣服樣子才行。”
“行,這事兒聽老姐姐的。”陳瑜爽快的點頭了。
崔老夫人也是個爽快的人,詢問陳瑜:“家裡有讀書人,可否幫著立契?”
“這個事兒不著急,咱們先吃飯。”陳瑜看著門外鄭月娥過來了,就知道飯菜差不多了,所以說。
崔老夫人打了個哈哈,也就沒著急。
飯菜上桌,清淡的野菜粥,吃一口崔老夫人就忍不住看了眼陳瑜:“這是藥膳?”
“是當歸山藥粥,緩解疲勞,補氣益血,最適宜舟車勞頓,身體疲乏的人食用,好克化。”陳瑜說。
崔老夫人笑了:“真真是有心了。”
這一頓飯,饒是見多識廣的崔老夫人也要在心裡感慨一句,鄉野農家竟能在吃上如此考究,太意外了。
不過,味道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這樣的好手藝都能成為招牌,開食府了。
不過這話崔老夫人不會說,交淺言深是大忌。
這邊吃喝之後,李玉蓮陪著崔老夫人到外面消食,說是消食,是崔老夫人見到了陳瑜一家人後,心裡的想法可就太多了,有些不足與外人道的話,娘倆的說說。
祖孫二人走在河邊,崔老夫人問:“蓮丫頭,你介紹了這麼一份買賣,是不是有所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