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間二柱的目光就沒從那些意氣風發遊刃有餘的木匠身上移開過,山桃轉了轉眼珠子,將二柱往前一推:“古大叔,我二哥熟悉南山,讓他帶你們去選木料吧。”
這個跟著大人一起忙前忙後,還會講價的小姑娘古大匠早注意到了,又聽孫叔說是貓兒的救命恩人,便顏色和緩了許多,點了點頭算允了。
二柱自然明白這是妹妹給自己的表現機會,摸了一把山桃的頭,便興沖沖地帶著古大匠的人往山上去了。
定了這些事,山桃也沒閒著,被金氏抓了包,“鄉親們現在都說你是福娃,帶著你們二房日子都好過了起來。跟著大娘去請鄉親幫忙。”
村裡誰家建房子,木料基本都是山上砍的,工人則大都請的鄰里鄉親,也不說要給工錢,只需管飯就行。
畢竟誰家都有建房子的時候,東家幫一把西家幫一把都是輪流來的,這時候大都歇著,還能做工填個肚子,都歡喜地很,不少自告奮勇的。
這時候便顯出了金氏這個幹練人兒來,幫忙要人,但要不了所有人,自然得挑那些力氣大幹活好的,但明面上卻不能一口回絕別人,裡頭的人情世故多著呢。
這些事,金氏不便口口相授兒子,但對著山桃很多話就方便了許多,只把山桃當自家女兒看,教她如何為人處世。
“人選的大都是那回跟你去抓野豬的,都是青壯先前又有情誼在,旁人打聽也好說辭。再添些跟咱家血緣上親近的,便夠了。”
人選完後,便是招待的事了,畢竟一大堆老爺們兒,還有古大匠那一群木匠,吃飯也是個大事。
要採買食材,還要借些餐具,吃飯總不能叫人蹲著,還得多多借些長板凳。
山桃發現雖然金氏不識字,但心裡卻跟明鏡似的,借了哪家的什麼東西清清楚楚,該買多少食材也心裡有數,這都是常年管家來的經驗之談。
對於幾乎算是自己長大的山桃而言,這些都是空白的,她聽得很認真,並不覺得這些世故和書本里的學問孰輕孰重,甚至還用炭筆做了筆記。
“你記下來也好,這樣免得忘了。”金氏看著山桃埋頭苦寫的腦袋頂笑眯了眼,心裡有種養兒子不曾有的滿足感,“明兒去縣裡買肉,便照顧母舅家的生意,也好見見你王家兩個表舅。”
山桃點了點頭,又露出了些思念之情,“大娘,我還想去看看孃親,但咱們建房子的事得先瞞著她,等娘回來了才會有驚喜。”
想想二房花的那些銀子,金氏默然覺得只要杜盈秋是個懂家事的,應該除了驚喜更多的是驚嚇吧,摸了摸山桃的羊角辮,沒打擊娃娃的興頭,應了下來。
晚些時候,山桃便拿出自己的小挎包,盤算著要給杜盈秋帶什麼東西,左思右想又覺得在縣裡家吃穿應該不愁,便將自己才習好,寫得最工整的一篇字疊了起來,預備讓杜盈秋開心開心。
洗漱了才備著入睡,主屋那頭又傳來了杜氏的叫罵聲和山春花的哭聲,最後都被山三郎一句怒吼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