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之看了看趙傳聲,哎,這是個被愛情衝昏頭腦的孩子呀!
為了抱得美人歸,趙傳聲今天少不得要賣力表演一番,以博取未來岳父的歡心。
趙傳聲跳到場上,站立身形,右手緊握長劍, 斜指而下,左手五指正在屈指而數,從一數到五,握而成拳,又將拇指伸出,次而食指, 終至五指全展, 跟著又屈拇指而屈食指, 再屈中指。
群雄中有人疑惑,莫非趙傳聲在掐訣唸咒?
而盛怒之中的玉璣子卻是大吃一驚:“這個小娃娃怎地懂得這一招‘岱宗如何’?”玉璣子不禁想起自己師傅當年說此招算盡對手的門派傳承、身形高低、兵器長短、交戰環境等因素,一旦出手,威力無儔!
或許是未知的敵人才是最可怕的,玉璣子惶恐不安,以至於都沒有去考慮趙傳聲是不是真的會這一招!
玉璣子強忍心中的慌亂,身形不斷伏低躥高,方位也是不斷跳躍改變,以次來增加趙傳聲計算的難度。
於是場面就顯得極為詭異,一個人如同掐訣唸咒,另一個人則如同巫師起舞。
林平之甚至覺得是不是自己的世界已經換成了仙俠玄幻的世界?左冷禪也是搞不懂這兩個人在幹什麼,只是覺得有些丟人。
玉璣子也覺得這樣不是辦法,再這樣下去,自己要麼跳死,要麼被趙傳聲算出後一劍刺死。
也罷,玉璣子猛地將長劍一晃, 向右滑出三步, 一招“朗月無雲”, 使出來, 隨即有改變招數。轉過身來,身子往下一低,長劍斜刺,離趙傳聲還有一條長劍的距離處,就又收招換式,一招“峻嶺橫空”,劍去得快,收得更快。
而趙傳聲依舊站在原地,腳步微微調整,右手長劍的劍尖不住晃動,左手五指仍是伸屈不定。
玉璣子使出泰山派劍法中變化最多的“泰山十八盤”,身形如同隨著山勢的起伏迴轉而變化,但是他的長劍從來不敢逼近趙傳聲一劍的距離。
趙傳聲微眯的雙眼猛地睜開,一劍刺出。而玉璣子的身形已然躍起,正在下落卻不曾落地,正是無從借力的時候。
玉璣子揮劍格擋,但是趙傳聲一連五劍,古意盎然,“五大夫劍”,玉璣子脫口而出!
但是又與自己所學的有些不同,卻威力似乎更強。
心神早已不鎮定,身體上無處借力躲避,思想上又去想劍法的不同,而劍法的不同也導致玉璣子格擋失誤,直接被一劍刺中右臂,長劍當場落地。
在座的人雖然覺得這一場比鬥雲裡霧裡,看不清楚,但是結果卻是華山派的無名少年用對方的劍法打贏了泰山派的師祖老爺爺。
便是遠遠觀戰的左冷禪也看得出趙傳聲用的是泰山派的劍法,心中對嶽不群的提防更升了一級。
而眾多的看客卻非常興奮,這不是妥妥的符合眾人追求新奇刺激的心理,這下子沒有白來,以後可以跟那些沒來的朋友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