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越輕輕一笑,微微點了點頭。
兩人走進會議室,此時試鏡還沒有開始。
在會議室一端,擺放著一個長方形的桌子,桌子上鋪著嬰兒絨的毯子,其上擺放著礦泉水,礦泉水旁邊還有立著的小牌牌,牌子上寫著名字。
這是試鏡評委的位置,從名字來看,試鏡評委有三人。
此時一左一右已經做了兩人,中間的位置空了出來。
“譚總,錢總。”
“譚總來了。”
“譚總,錢總。”
會議室中的人,紛紛向兩人打招呼。
譚越點頭回應,走到了桌子前,與對面站起來的兩人打招呼。
“林導,張老師。”
這兩人,分別是《寶蓮燈》的導演林清野,和編劇張宏。
林清野四十多歲,頭髮烏黑茂密,體格中等,從外表看,是一個比較文藝的人。
張宏前段時間剛剛過了五十歲的生日,之前譚越把《寶蓮燈》的最初劇本交給電視劇部門的五位優秀編劇看,張宏就是其中年齡最大的一位。
對於《寶蓮燈》的劇本,張宏提出來的意見最多,所以最後譚越決定,讓張宏和他一起,作為《寶蓮燈》的編劇。
當然,在署名的時候,張宏肯定是要排在譚越後面的。
之所以這麼做,也是因為譚越平常工作起來,太忙了。註定不可能把很多精力放在劇本的二次修改和打磨上,只需要最後檢查一遍就好。
這樣的情況下,經驗豐富的張宏就是一個很好的輔助。
打過招呼之後,譚越就走到了評委席中間的位置落座,中間這裡,擺著他的名字——譚越。
錢濤則是坐到了一側,他不屬於試鏡評委,只能旁觀。
譚越坐下後,林清野拿起劇本,向譚越詢問一些不太清楚的地方。
林清野接觸劇本晚一些,但拿到劇本之後,頓時有種見獵心喜的感覺,短時間就把劇本給吃透了大半。
看過劇本,林清野對譚越瞬間湧起敬佩,第一次寫劇本,就能寫的這麼好。
林清野看的是修改後的劇本,但劇本無論再怎麼修改,也都是在譚越給的最初劇本的基礎上修改的。
越看劇本越喜歡,只是雖然研究的很深,但還有些地方不太清楚,畢竟這個故事,不是他寫出來的,而問張宏,張宏也不能給他一個十分滿意的答案。
林清野的問題,問的比較籠統,這個故事講的是什麼。
因為到了他這種水平,看過了太多的劇本,打眼一看,就知道這裡該怎麼拍,演員該怎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