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曄拿起譚越茶杯,去給譚越接了杯熱水,順便換了新的茶葉。
確實很養眼,陳曄這種氣質型美女在娛樂圈都少見。
譚越接過茶杯放在桌上,站起身在會議室裡轉了兩圈,編劇們有什麼問題都可以問他。
又過了二十多分鐘。
會議室裡的討論漸漸落了下來,譚越拍了拍手,所有人將目光看過來。
“大家都先停一停,我接著剛才說到的地方講。”譚越說道。
周燦身子坐的板正,認真的聽譚越講,他現在就想把握好機會,努力往前更進一步。
現在娛樂圈裡不知道多少人想要在譚總的電影裡飾演一個配角都沒有機會,他卻能在譚總電影裡連續兩次演主角,這種天大的機會如果不抓住,那才是真的傻,天打雷劈也不為過。
譚越看著自己剛才整理的稿件,開始說了起來。
“《功夫》整個故事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過程,也體現了主角阿星的轉變。”
“第一個過程是由善轉惡。主角阿星在很小的時候也有過一個懲惡揚善,維護世界和平的武俠夢,為此不惜花光全部家當,用十塊錢從一位乞丐那裡買了一本《如來神掌》。此時的少年阿星心中是溫熱的善良,為了實現他的武俠夢,痴迷練武,希望有朝一日能大展身手,發揚他心中的善。”
“某天,阿星遇到了一夥混混正在欺負一個啞女,他們搶走了女孩的棒棒糖。”
陳曄坐在一旁看著侃侃而談的譚越,她也看過《功夫》的劇本,也能聽得明白譚越講的內容,心中想著這個棒棒糖質量真好,後面都過了幾十年還沒化開。
譚越自然不知道陳曄腦子裡在想些什麼東西,繼續道:“善良的阿星心中只有單純的想法,用自己所學的武功拯救這個女孩,年少的他對自己的力量感到無知,最終,在大孩子的絕對力量面前,阿星敗下陣來。”
“戰敗的阿星受到了混混們的羞辱,就連那本用十塊錢買的《如來神掌》,也不過是賣兩分錢一本的印刷品。弱小的阿星企圖懲惡揚善的夢想,在混混們的惡中被磨滅了。善良不僅不能使阿星獲得想要的東西,更是會因此失去自己的尊嚴。從這一刻起,阿星變了,他明白好人沒好報,他要做一個壞人。惡之花由此綻放。”
“從這一刻起,阿星變了,他明白好人沒好報,他要做一個壞人。惡之花由此綻放。”
“其實,阿星的善良不是一無是處,他沒有料想到,他的正義之舉讓一個女孩感受到了他的勇敢和善良。女孩用手語向他道謝,想送給他這個棒棒糖,但他沒有接受,於是棒棒糖被女孩保留下來,併成為了阿星善良的象徵和喚醒未來阿星心中善良的契機。”
周燦聽得很認真,自從在譚越那裡知道了《功夫》的大致劇情梗概後,周燦就一直在思考怎麼能把《功夫》這部影片吃透,但是自己一個人冥思苦想,也不如別人點透明悟的快。
不只是譚越,很多人都在深思。
論作為編劇的專業性,譚越或許不及在場很多人,但是論對《功夫》的深思,譚越是走在了最前沿。
譚越聲音不急不緩道:
“由此,阿星完成了由善到惡的轉變。這個轉變的原因值得我們深思。阿星的轉變是因為社會暴力,同時還有在暴力下個人懲惡揚善理想的幻滅和對真善美信仰的失真,對於一個理想主義者來說,這樣的打擊是巨大的。這些因素可以改變阿星,讓他從一個善良的人轉變為一個完全不相信善良,相信只有惡和暴力能達到自己目的的人。”
“但在我們這部電影喜劇化的表現手法中,阿星的惡表現的並不明顯,甚至於整個影片從頭到尾,阿星都沒有做過什麼傷及人倫的事情,破壞公物的事倒是幹了不少。或者說,阿星的惡並沒有深入骨髓,他只是嘴上說說,來以此逃避對自身信仰的失真,心中的善良並沒有湮滅。”
“於是引出這樣一個問題,人性本惡還是人性本善?在《功夫》這部劇中,我認同的是人性本善,只是在人的成長中,這樣一種善被掩埋了,那麼是什麼掩埋了這種善,是校園暴力還是社會毒打,如何改變這樣一種情況,是我們的社會需要思考的問題。如果是人性本惡的話,那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
會議室中很多人都在做著筆記,還不是摘要的記錄,幾乎是譚越每說一句,就會把內容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