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秉元:“說是有近兩千斤,五文錢二斤收的。”
鬱可安很驚訝,心裡想著:兩千斤,一斤差一文錢的話,就是二兩銀子。對現在這些莊戶人來說,已經不是一筆小錢了。
有些貧困人家,二三兩銀子都差不多能娶個媳婦了。
劉老漢家就算是能去賣豆腐,這二兩銀子,他們也得賺些日子。那他圖什麼呢?
鬱可安想了想,問張秉元:“他家是不是每天要的量比較大呀?”
張秉元說道:“是的,他家有驢車,一次至少要三盤。”
這就對了,鬱可安給村民們批豆腐,一次也就三四十塊。一盤豆腐二十四塊,他還至少要三盤。
張秉元猶豫再三,最後還是決定說出來:
“鬱小姐,這裡邊還有個事兒,我想了想,還是告訴你一聲。”
鬱可安點頭。
“因為我們家已經和張家定親了,不是外人,他家大兒子就向我交了實底。
張家有個閨女嫁在離這三十多里地的一個鎮子上,家裡開了個雜貨鋪子。
他們家打算把豆腐送到閨女家的雜貨鋪子去賣。
那裡種豆子的人家也不少。
他們準備,豆腐就賣五文一斤,如果用豆子換,就一斤二兩豆換一斤豆腐。”
張秉元覺得還是說一聲的好,如果不說,這萬一以後傳到鬱可安耳朵裡,鬱可安懷疑自己和張老漢合謀就不好了。
鬱可安笑了,她就覺得這張老漢是個聰明人嘛。
“張里長,謝謝你告知,我同意了。
只是我最近比較忙,讓他們僱車把豆子給我拉來,車費人工費我來出。
豆子我還是四文一斤收,他們明天就可以來拉豆腐了,我先給他們三盤,以後怎麼樣,就以後再說吧。”
鬱可安想著,每天再多做幾盤出來,應該也不成問題。
看看張老漢家豆腐賣得怎麼樣,如果賣得好,是不是可以和他合夥,在那個鎮上建個豆腐坊,自己吃紅利。
合夥做豆腐,也不怕他們單幹或把製作方法賣了。
鬱可安曾經留意過,這裡的山裡田野裡,她都沒有發現石膏石,那就是說,沒有自己提供的熟石膏,他們就是知道了做豆腐的方法,也做不出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