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宅居識風水> 2.中國風水的發展簡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中國風水的發展簡史 (1 / 5)

1.風水起源在以農立國的中國,從遠古以來,自然現象決定著農業的收成,間接的影響著人們的命運。

長此以往,人們越來越重視人與自然的關係,形成了

“天人合一”的觀念。在這種情況下,最初的風水活動——擇地活動開始了。

從一開始,風水就把人擺在了去適應環境而不是去改變環境的地位上。

2.五行與風水的結合到商代的時候,五行的觀念形成了。最早提出五行的典籍是《尚書洪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月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檣,潤下作感,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檣作甘。”這是原始的唯物論,力圖用五種不同的物質(金、木、水、火、土)來概括世間萬物的本原,用它們的相生相剋來解釋世間萬物的衍生。

五行相生相剋的規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

在風水中,五行不僅代表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後來還被引申代表五色、五音,如水既代表北方,又代表黑色和羽音。

北京中山公園中的社稷壇就是五行觀念的具體體現。到了漢代,盛行五音相宅法。

這是一種建立在古代音韻學和五行生剋理論基礎上的相宅方法。將宅主人姓氏的讀音按宮、商、角、徴、羽分為五類,其五音的具體分法是:若其姓的發音在舌為徴姓,發音在齒為商姓,發音在牙為角姓,發音在喉為宮姓,發音在唇為羽姓。

五音與五行的對應是:商,金也(西方);徴,火也(南方);角,木也(東方);宮,土也(中間);羽,水也(北方)。

比如說,屬徴姓的人的住宅之門不能朝北開,因為徴姓屬火,而北方屬水,水克火;屬商姓的人的住宅門不宜朝南開,因為商姓屬金,南方屬火,火克金,但商姓門可東開、北開,因為木、水均不克金。

這是一種五行生剋觀念的衍生。3.陰陽、八卦服務於風水周朝的時候,《周易》成書。

由於儒家尊《周易》為群經之首,隨著儒家在封建社會思想文化領域佔據統治地位,《周易》的陰陽、八卦理論得到推廣,開始進入風水領域並服務於風水。

《周易》是《易經》和《易傳》兩書的合稱,《易經》是一本卜筮用書,其基本符號是

“-”和

“”,分別稱陽爻和陰爻,每三個爻組成一卦,有八種可能,分為八卦;每六個爻組成一卦,就是六十四卦。

《易經》就是一本解六十四卦的書,書中分別針對每個卦象預測事物的吉凶。

《易傳》則是後世學者對《易經》的解釋、補充和發揮。《周易》出現也使風水中出現了陰陽和八卦思想。

風水,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門玄術。其基礎來自於陰陽、五行學說,較為學術性的說法叫做堪輿。

關於風水有相當多的評論與爭議,有人認為風水是中國的一門綜合科學,結合了環境,地理,健康等等歷史悠久的觀察。

也有人認為風水是舊世界的迷信,阻礙了中國人的建築設計,室內設計等的發揮創意。

風水的歷史相當久遠,有許多與風水相關的文獻被保留下來。由文獻中可知,古代的風水多用來觀看喪葬地形,還有宮殿建設等。

近代的風水則不限於此,大至高樓動土,小至小民搬家,都有可能請風水師前來堪輿。

風水中最為知名的成語為坐北朝南,背山望水。其他用語則有路衝,穿心,斷梁等等。

“風水”一詞最早見於晉代郭璞所著的《葬書》:”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這是有關風水的最早的定義。

這部著作中還提出了風水的要旨:”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風水學的根本基礎和核心思想依據來源於《易經》。

最初,風水術是古代中國先人關於選擇居住環境的一種實用而樸素的技能。

後來隨著中國人有關

“天人合一”思想系統的建立和《易經》的不斷豐富完善並全面影響到社會生活,風水學說開始構架起恢弘的理論系統,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全方位地影響和改變了中國人的生活環境與生活方式。

風水是中國人特有的文化現象,是一種廣泛流傳的擇吉避兇的術數,是中國人關於環境與人的關係的藝術和學問,是中國人認識自然、順應自然、改造自然從而創造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偉大方法。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