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滄瀾君主,一向對李家頗為倚重。雖然蘇瑾言左相排在李延俊的右相之上,不過那卻是李延俊心甘情願讓出的。而且也並不能說明,在秦越眼中,蘇瑾言就更加重要了。
滄瀾朝中重臣,幾乎沒有一個不知道秦越對天瀾的神醫蘇夏的愛慕之意。如果對方只是蘇家嫡女,那還好辦,就算她已經有了情人,也大可以派遣使節前往求親。只怕天瀾皇帝為了兩國邦交,必定會同意。
但是難就難在,蘇夏竟然是天瀾當今皇帝洛楓的戀人。兩個人的事蹟,只怕不只滄瀾重臣,就連滄瀾百姓都素有耳聞。
再加上當年天瀾滄瀾邊關一戰,神醫蘇夏慈悲為懷,活人無數。那其中不僅僅是有天瀾的人,還包括不少滄瀾的人。所以蘇夏雖然是天瀾第一世家的嫡女,但這神醫的外號,卻並不只是在天瀾才有的。而是兩國百姓,心甘情願送給她的尊稱。
所以如果他們的陛下強行派人求親,只怕就連滄瀾百姓,都會對其不滿。更不要說早將蘇夏視為準皇后的天瀾百姓了。
李延俊只覺得汗水涔涔而下。
他們的君主,自然是無比英明神武的一代明君。不僅僅治國有方,在戰場上也英勇無比,所向披靡。
可是迎娶蘇夏為後這樣的事情,不僅僅需要勇武之力,也不僅僅需要兵強馬壯的國家作為後盾。
關鍵還是——民心!
民心所向,則萬事可成。民心所背,則舉步維艱!
在李延俊眼裡,如果他們的君主硬要迎娶蘇夏,那真的就是背棄民心之舉。
但是他也知道,他們這位帝王,絕不是如此無知而莽撞之徒,他會說出這樣的話,必定有什麼原因。
只是李延俊卻知道,自家女兒一腔相思,只怕要化作浮雲了。
秦越久未等到李延俊的回答,緩緩放下茶盞,淡淡提醒道:“李愛卿?”
李延俊振作精神,站起身來對秦越恭敬一禮,道:“臣惶恐,神醫蘇夏乃是天瀾皇帝明詔迎娶的皇后,雖然大婚尚未舉行,但此事已經昭告天下。陛下橫刀奪愛,實非明君所為也。”
他書呆子脾氣發作,有什麼便說什麼。況且他也知道,秦越絕不會是那種胡亂降罪於臣下的無道昏君。
李延俊甚至看了蘇瑾言一眼,提醒他道:“左相大人似乎早已知曉此事,卻不知閣下作何看法?”
蘇瑾言含笑起立,對李延俊抱拳道:“陛下若是能迎娶神醫蘇夏為後,於我滄瀾可是大大的好事一樁。但對於右相大人來說,恐怕就算不上好事了。”
他似笑非笑地看向李延俊,雖然沒有明說,但言下之意已經再清楚不過:你就是為了你的女兒,所以肯定不願意別人做了這個皇后!
李延俊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