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華娛之白金年代> 第581場:眾說紛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81場:眾說紛紜 (1 / 2)

第二天,林曉光戴著大墨鏡,出現在眾人面前。

郝蕾倒是沒做任何遮掩,因為大家都知道她演的角色本來就是個疲憊的母親,索性就挺著一雙佈滿血絲的眼睛,免得欲蓋擬彰。

和林曉光和郝蕾一樣,許崢和佘詩曼同樣沒睡好。

這兩天的行程很緊,今天先要飛去魔都跑幾家影院,再轉去江浙一帶跑宣傳,明天又得飛往喃京城。

沒辦法,現在商業市場開啟,拼的就是個曝光度,你不搶觀眾別人就搶,妥妥累成狗。

而當劇組趕場的同時,《催眠大師》經過一天的口碑發酵,終於迎來了媒體的全面報道。

“觀眾印象中的許崢是個正兒八經的喜劇演員,可這一次他自導自演,用獨特的電影語言,讓這個撲朔迷離的故事有了蕩氣迴腸的結局。

當影片結束的時候,大多數女性影迷眼睛通紅,看來都被最後的煽情給煽哭了,更有一個小夥邊走邊說:太丟臉了,看徐光頭演的電影居然看哭了。”

——《邶京早報》

“內地電影終於出現了方向正確的合格的心理懸疑片,它或許做得並不完美,但它無疑拓展了心理懸疑這種型別片。

而這一個振奮人心的開始,並呈現出的非常良好的趨勢。

影片的音樂及音效,片頭的音樂回味無窮,有種大氣磅礴的憂鬱纏綿,看似矛盾,但效果又確實如此。”

——《羊城晚報》

“非常罕見的國產好片,情節不拖沓,內容環環相扣,演員到位,留有餘味。

醫患關係和道具的意象化耐人尋味,鬼故事和心理分析相互解構,催眠意識和夢的巢狀故佈疑陣,用來素描心理輪廓。

對看慣該題材的觀眾來說,其實並不複雜,但在國內的確是個巨大突破。

第一次做導演的許崢,向觀眾催眠前,在細節上也做了番心理暗示,稍不留神就錯過了,結尾能稍作減法會更好。”

——《現代快報》

……

以上種種觀點,又以《魔都晚報》的文章最具代表性,畢竟許崢是個地道的上海男人,魔都晚報居然在A版開了篇電影評論:

“許崢此次的轉型是很成功的,他就抓住了三個基本點,故事、細節、演員。

許崢能夠轉型成功,也離不開林曉光這個頂級電影操盤手。

林曉光的光影公司編劇資源相當雄厚,換句話說,他出品的電影劇本要比大部分導演好看多了……”

不得不承認,無論多經典的電影,都會有人出來詆譭。

更何況,《催眠大師》也只是一部讓人驚喜的懸疑電影罷了,離真正的經典還有不小的距離。

雖然也有一些負面論調,但在整體的大勢面前,很快就被淹沒其中。

紙媒如此報道,網上就更加炸翻了天,不過那幫貨就比較不靠譜了,尤其是許崢和佘詩曼二人的影迷:

“今天我去看《催眠大師》了,片子很不錯,絕對值回票價。”

“一百萬個同意!從許崢和佘詩曼見面的第一場對手戲,我就覺得這部電影成了!”

“是啊,阿佘真的可以了,以前看Tvb的《金枝欲孽》就覺得她演技特別好。”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