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人們提到國內的電影公司,肯定少不了萬達、華誼、博納、光線、樂視這五大民營企業。
因為在整個電影行業,除了國營的中影集團之外,這五大民營影視公司不管是在作品的產出和口碑,以及公司的個體影響力上,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地位。
儘管如此,但不可否認的是,五大影視公司目前的生存現狀都開始有了不同程度地變化。
與此相對的,近來電影行業也接連爆發出很多新銳公司,像嘉映影業、和和影業、真樂道等等。
雖然這些公司在產出量和影響力上遠不及五大,但它們的實力同樣不容小覷,而林曉光的光影集團就是其中之一。
哪怕目前為止,由光影集團出品的泰囧還未正式在院線上映,可這部電影的臺前幕後陣容,以及它所受到的關注,完全不亞於任何一部國產大片。
像林曉光這樣的導演開公司,首先不用發愁的就是內容資源,因為導演本身就是生產者。
但對於真正的新銳公司來講,光影集團還是太過缺乏人才了,因為光影除了林曉光之外,沒有再另外簽約其他任何電影導演。
招聘好的導演人才,便是林曉光的光影影業這個新公司為解決產出問題,而想出的應對措施。
其實這個想法,林曉光早就有了,只不過因為吳金的突然造訪,才讓他更迫切的實施行動起來。
光影集團在尋找新導演的過程中是很艱辛的,林曉光為來能夠招納人才,幾乎把電影學院近幾年的作品全都看了個遍。
後來,林曉光乾脆把目光重新聚焦演藝圈,可是想了半天,除了吳金之外,也沒多少個演員轉型做導演能真正獲得成功的。
像鄧朝那樣的,拍的電影票房倒是挺高,可問題是拍的也太爛了,
而郭敬明拍的小時代幾部曲,林曉光也不敢惹,怕被觀眾地唾沫淹死。
……
後來饒了一圈,林曉光才想到了許崢,正是應了那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在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
林曉光把許崢拉到一個法國餐廳裡吃飯,他邊斟著紅酒,邊饒有興致地問:“老許,你有沒有做電影導演的打算?”
許崢抿了口紅酒:“沒有,你怎麼突然這麼問?”
“這不明擺著嗎?你以前就在李衛當官劇組做過電視導演,我覺得你完全有能力做個電影導演。“
“拍電視劇跟拍電影可不一樣,你就對我這麼有信心?”